久久久久久久999_99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爱城_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_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_国产午夜视频_欧美精品在线观看免费

標題: 電子配料秤課設報告 [打印本頁]

作者: yangtao3941    時間: 2018-10-5 01:53
標題: 電子配料秤課設報告

前  言

      在現代工業生產中,電子配料秤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它適于用計算機技術控制生產過程,采用高精度的傳感器,響應速度快、分辨率高;電子配料秤結構簡單、質量輕、安裝調試使用方便;它沒有機械磨損,故穩定性好;傳感器的密封性良好,適合在惡劣環境下工作;采用電子配料秤還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減輕勞動強度、保證飼料產品的質量、降低生產成本,以及促進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我國現代企業均采用以電子配料秤為核心的配料計量系統。

電子配料秤原本的定義是一種預先給定質量比例,對被稱物中的幾種物質進行配料計量的衡器。但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和課程設計的要求,我們著重處理其稱重顯示及自動控制加料功能。

本次設計的主要思路是通過稱重傳感器將重物的質量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在電路中進行傳遞,經過模數轉換,數量校準并與預置數比較達到自動控制加料的目的。

我們所設計的電子配料秤可用于工廠車間的重物稱量,配有一個可控制加料閥門,閥門打開均勻加料,電子配料秤開始稱量,達到設定重量后自動停止加料。稱量范圍是10KG到500KG的物體,精度為0.1KG

本小組成員在認真分析本次實驗設計要求后,初步確定了設計方向以及所需的各元件,再通過圖書館和網絡收集到大量相關元件的詳細資料,對多種方案進行綜合分析選取。確定整體模塊后雖由小組成員分工完成,期間也多次交流,請教老師,學長指導,同學幫助,數次修改方案,調試仿真并檢驗后才匯總得到該篇論文。由于本小組成員能力有限,論文略顯稚嫩,但確實我們兩周奮斗的結果,若有疏漏或者錯誤之處請直接指出,我們樂于接受批評和意見!


目    錄
摘  要  5
關鍵字5
技術要求5
正   文
第一章  系統概述6
1.1  設計前期準備6
    1.1.1設計要求分析6
    1.1.2 設計目的及方向的明確 6
1.2 設計方案論證   7
        1.2.1 設計方案論證   7
1.3 設計方案的確立 7
       1.4總體設計方案框圖及分析7
第二章  單元電路設計8
        2.1  穩壓直流恒流電源模塊8
           2.1.1集成恒流源模塊原理 8
           2.1.2 方案論證 8
           2.1.3工作過程及集成恒流源模塊總圖9
       2.2  傳感器模塊11
       2.2.1  傳感器基本工作原理11
2.2.2  承重傳感器總誤差 12
           2.2.3 傳感器電路圖12
2.2.4 傳感器輸出電壓與總量的對應關系13
2.3   數模(A/D)轉換模塊13
         2.3.1  A/D轉換器原理14
         2.3.2  A/D接線圖14
       2.3.3 對應關系14
        2. 4 稱重顯示模塊15
2.5 預置數設計 16
           2.5.1  十進制輸入鍵盤16
         2.5.2  輸入編碼16
           2.5.3  LED輸出十進制 16
       2.5.4 預置數模塊總圖 17
2.6 比較控制模塊17
           2.6.1  比較部分17
         2.6.2  可控開關設計19
第三章  系統綜述(附總設計圖) 20
結束語22
參考文獻23
鳴謝23
元器件明細表24
收獲與體會25
指導教師評語26

電子配料秤


摘要

在現代工業生產中,電子配料秤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它適于用計算機技術控制生產過程,采用高精度的傳感器,響應速度快、分辨率高。

我們所設計的電子配料秤可用于工廠車間的重物稱量,配有一個可控制加料閥門,閥門打開均勻加料,電子配料秤開始稱量,達到設定重量后自動停止加料。稱量范圍是10KG到500KG的物體,精度為0.1KG。

我們的設計共分六大個的模塊:集成恒流源模塊(兩個,分別提供5V和6.5V直流電壓)、稱重傳感模塊、模數(A / D)轉換模塊、13位2進制-10進制轉換校準模塊、預置數模塊、比較模塊。本電路應用壓敏電阻構成秤重電橋來采集電壓的微小變化(mV級),輸入到A/D轉換芯片ADC16,將輸入的模擬電壓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再校準為重量用LED輸出,然后把LED得輸入端接到比較模塊與預置數(重量)進行比較得到一個高低電平接到繼電器控制加料閥門的開關,從而達到自動控制加料的要求。

關鍵字集成恒流源    稱重傳感器    數模(A/D)轉換    比較器   2-10進制轉換     LED顯示


設計要求

1. 配料稱重范圍10Kg~500Kg;

2. 配料設定重量連續可調,到達設定重量自動停止加料;

3. 配料重量的自動顯示;

4. 配料精度優于1%。


一、系統綜述
1.1設計前期準備
   1.11設計要求分析

    依任務書要求,配料秤重范圍是10kg到500kg,稱量范圍比較廣,要求精度優于1%,那么LED燈需要四個分別輸出百位、十位、個位、十分位,外加一個小數點。要求重量連續可調,達到預定重量自動停止加料,為滿足這一要求,我們的預置數要可直接輸入并顯示出來,LED部分與稱量顯示對應,還需要一個比較模塊,比較結果輸出來控制加料閥門開關。

1.12設計目的及設計方向的明確

根據設計要求,我們設計的電子秤需要稱量精確到到0.1Kg;應現實生產車間環境要求,只有220V交流電壓,而我們許多環節需要5V直流電壓,于是我們需要取220V交流電壓做一個直流穩壓電源輸出5V直流電壓;預置數輸入需要直觀和人性化,我們要做到輸入十進制數然后轉換為8421BCD碼LED同步輸出。比較模塊的輸出要控制加料閥門,所以還需要一個繼電器。

1.2設計方案論證

1.21方案一:把力敏電阻串聯到全橋的一個橋臂去,重量增加導致全橋出來的電壓信號變化,把電壓信號通過運算放大器放大,輸入到ICL7107再接LED顯示,放大輸出的電壓信號再接去ADC16進行數模轉換,受精度要求限制,經計算需要取ADC16的13位,即輸出13位2進制數,用ROM或者單片機轉換成4位10進制數,再與預置數在比較環節(四片級聯的74LS58)重進行比較,得到一個高電平或者低電平控制繼電器從而控制加料閥門的開閉。

1.22方案二:把力敏電阻串聯到全橋的一個橋臂去,重量增加導致全橋出來的電壓信號變化,把電壓信號通過運算放大器放大(需不需要運放,計算后再定),輸入ADC16進行數模轉換,受精度要求限制,經計算需要取ADC16的13位,即輸出13位2進制數,用ROM或者單片機或其他方式轉換成4位10進制數,再與預置數在比較環節(四片級聯的74LS58)重進行比較,得到一個高電平或者低電平控制繼電器從而控制加料閥門的開閉。稱重顯示環節是將ROM或者單片機轉換后的4位10進制數直接接LED輸出。

1.23方案三:把力敏電阻串聯到全橋的一個橋臂去,所選用的力敏電阻和全橋滿足增加0.05KG電壓輸出改變0.1MV,輸入ADC16進行數模轉換,受精度要求限制,經計算需要取ADC16的13位,并且通過改變ADC16的比較電壓VREF讓其滿足VIN每增加0.1MV輸出加0000000000001,這樣每增加0.1kg電壓改變0.2MV,ADC16輸出的最低位D0,從0到1再到0,提供一個下降沿,送去74LS160N的CP口,這樣,74LS160N的計多少數就是有多少個0.1KG。從而省去了13位2進制數轉換成4位10進制數和校準的復雜環節。

1.3設計方案的確立

方案一的優點是可控制性好,所用的ROM,ICL7107,集成度高,用起來也方便,問題是multisim找不到這些芯片,仿真不了。而且課設要求是用我們所學的數字電路知識,運用簡單數字芯片進行設計,單片機需要編寫程序進行數據處理,故我們不采用。

方案二設計合理,但是再2-10進制轉換上有很大問題,在MULTISIM里去構建一個我們所需的ROM型號對我們來說實在很難,用門電路實現過于復雜,若是用加法器和減法器組合實行轉化,電路也不簡單,所以次方法我們不采用。

方案三相對前兩種方案要簡單許多,我們對重量-電壓量-二進制數之間的對應關系做文章,使整個電路簡單化,在不影響電子配料秤功能的前提下設計出了一個在我們能力范圍內的電路。所以我們決定采用方案三。

1.4總體設計方案框圖及分析


二、單元電路設計

2.1  穩壓直流恒流電源設計

要使整個電路能正常工作是離不開直流電源的供電的,在我們的這個電路中稱重傳感模塊、模數(A / D)轉換模塊、13位2進制-10進制轉換校準模塊、預置數模塊、比較模塊都需要提供直流電壓,其中模數(A / D)轉換模塊需要6.5V直流電壓,其他的模塊需要5.0V直流電壓。獲得直流電源的方法很多,如干電池,蓄電池,直流發電機等,在實際中一般采用的是對交流電源經過變換而得的直流電源。

2.1.1穩壓直流電源的組成及原理

小功率直流穩壓電源是由電源變壓器、整流、濾波和穩壓電路4部分組成的,其組成框圖如圖2.1.1所示。工作的過程是:先由電源變壓器將電網電源提供的220V交流電壓變換成所需要的電壓值,然后通過整流電路將交流電壓轉變成單方向脈動的直流電壓。單方向脈動的直流電壓中有較大的波紋,需要經過濾波器加以濾除,才能得到比較平滑的直流電壓。但是該直流電壓還會隨著電網電壓的波動(一般為10%左右的波動)、負載和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為此還應有穩壓電路來維持輸出直流電壓恒定。電路的整流和穩壓過程如圖2.1.2

u?                u?              u?              u?                U?                                                     ○                                                                     負 載           

  ○○


圖2.1.1   直流穩壓電路組成框圖

u1                 u2              u3                          u?                     U0

0           t    0            t 0            t 0          t  0      t

圖2.1.2   整流與穩壓過程

    2.1.2方案論證

方案一

單相半波整流電路:

單相半波整流簡單,使用器件少,它只對交流電的一半波形整流,只要橫軸上面的半波 或者只要下面的半波。但由于只利用了交流電的一半波形,所以整流效率不高,而且整流電 壓的脈動較大,無濾波電路時,整流電壓的直流分量較小,Vo=0.45Vi,變壓器的利用率 低。

方案二

單相全波整流電路:

使用的整流器件較半波整流時多一倍,整流電壓脈動較小,比半波整流小一半。無濾波 電路時的輸出電壓Vo=0.9Vi,變壓器的利用率比半波整流時高。變壓器二次繞組需中心抽 頭。整流器件所承受的反向電壓較高。
方案三

單相橋式整流電路:

使用的整流器件較全波整流時多一倍, 整流電壓脈動與全波整流相同, 每個器件所承受 的反向電壓為電源電壓峰值,變壓器利用率較全波整流電路高。

    綜合三個方案的優缺點,決定選用方案三

   2.1.3工作過程及集成恒流源模塊總圖

   圖示圖2.1.3是放大器INA105_CMP組合的系列集成穩壓器輸出固定電壓的穩壓電路。我們設計的該穩壓直流恒流電源具有可調節輸出電流大小和電壓大小的功能,可提供電子配料秤中所有使用電源的器件。

輸入端為克服整流電路的的缺點,變壓器還只是采用只有一個副邊的線圈,來實現全波整流。為此我們的電路中用圖中所示的單相橋式整流電路。此電路中用了四個二極管,相互連接成電橋形式,從而輸出的電壓的直流成分比較高,輸出波形的脈動比較小;二極管承受的最大反向電壓較低,即對管子參數的要求降低了;而且電源變壓器在正負半周內都有電流供給負載,電源變壓器的利用率得到了提高。

在橋式整流電路后面是電感C2和R2組成的RC濾波電路,經過濾波之后,輸出直流電壓增大了,同時它的脈動成分也得到了降低,并且這些變化與放電常數R?C有關,R?C越大,電容放電速率越慢,負載上的平均電壓越大,負載電壓中的紋波成分越少,而且電筒濾波的輸出直流電壓是隨著輸出電流的變化的變化而變化的。

三極管Q1是以射極輸出器形式連接的,在電路中起調節的作用,稱為調整管。Q1跨接在直流輸入電壓的和負載之間,整流濾波電路的輸出電壓(即直流輸入電流)作為它的直流電源,其工作點設置在放大區。而放大器的作用是將穩壓電源輸出電壓的變化量先放大,再送到調整管的基極。這樣只要輸出電壓有一微小的變化,就會引起調整管Q1的管壓降

產生較大的變化,從而提高了穩壓效果,而且放大倍數越大,輸出電壓的穩定性就越高。

圖2.1.4為電路中為滿足模數(A / D)轉換模塊

圖2.1.3 穩壓直流恒流電源


圖2.1.4電路總圖中的穩壓直流恒流電源

    2.2 傳感器模塊

電子配料稱的首要環節就是將重量信號或壓力信號轉換成電量信號,這一任務由稱重傳感器完成,目前的電子稱重裝置大都使用電阻應變橋式傳感器,其核心是由電阻應變計(應變片)構成的電橋電路,這類傳感器具有成本低、精度高且溫度穩定性好的特點,所以本設計中用此器件 。

2.2.1  傳感器基本工作原理

傳感器是能感受規定的被測量,并按照一定的規律轉換成可用輸出信號的器件或裝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轉換元件組成。傳感器種類很多,我們要用到的是電阻傳感器,下面我們重點說說它的原理。

導體或是半導體材料在外力的作用下產生機械變形時,其電阻值也會發生改變,這種現象稱為電阻應變效應,根據這種效應可將應變片粘貼于被測材料上,這樣被側材料受到外力的作用產生的應變就會傳到應變片上,使應變片的阻值發生變化,通過測量應變片的阻值變化就可知道測量電阻的大小。

     常用稱重傳感器采用金屬電阻應變計組成測量橋路,

    設金屬電阻絲的長度為L,橫截面是半徑為r的圓形,其面積記作S,其電阻率記作ρ,這種材料的是μ,揚式模量為E,R是電阻應變片的初始阻值,當這根電阻絲未受外力作用時,R = ρL/S(Ω)    (1)

在導體的兩端受F力作用時,就會產生機械形變,電阻的變化量為ΔR,設其伸長ΔL,其橫截面積則縮小,即它的截面圓半徑減少Δr,此金屬電阻絲在變形后,電阻率也會有所改變,記作Δρ。

    對式(一)求全微分,即求出電阻絲伸長后,他的電阻值改變了多少。我們有:

  ΔR = ΔρL/S + ΔLρ/S –ΔSρL/S2     (2)

用式(一)去除式(二)得到

  ΔR/R = Δρ/ρ + ΔL/L – ΔS/S        (3)

    另外,我們知道導線的橫截面積S = πr2,則 Δs = 2πr*Δr,所以

  ΔS/S = 2Δr/r                     (4)

   從相關資料我們知道

  Δr/r = -μΔL/L                     (5)

   其中,負號表示伸長時,半徑方向是縮小的。μ是表示材料橫向效應泊松系數。把式(四)(2—5)代入(2--3),有

  ΔR/R = Δρ/ρ + ΔL/L + 2μΔL/L

  =(1 + 2μ(Δρ/ρ)/(ΔL/L))*ΔL/L

  = K *ΔL/L =Kε                     (6)

    K為靈敏系數,ε為應變,又

       F=EAε/2(1+μ)                      7)

之所以選擇為全橋電路是因為相對于單,雙,三應變電,他可以消除非線性誤差,同時具有溫度補償作用。U0=ΔRU/R=KUε    (8)

由(2-7) (2-8)知;

     U0=2UK(1+μ)F/SE                    (9)

    稱重傳感器本身具有單調性,其主要參數指標是靈敏度、總誤差和溫度漂移。

稱重傳感器的電靈敏度為滿負荷輸出電壓與激勵電壓的比值,為了使用稱重傳感器線性度最好的一段稱重范圍,應當僅使用滿度范圍的三分之二。

2.2.2承重傳感器總誤差

總誤差是指輸出誤差和額定誤差的比值。典型電子秤的總誤差指標大約是0.02%,這一技術指標相當重要,它限制了使用理想信號調節電路所能達到的精確度,決定了ADC分辨率 的選擇以及放大電路和濾波器的設計。

稱重傳感器也產生與時間相關的漂移。

基于量程,非線性、蠕變、重復性、滯后、靈敏度等技術指標本次設計中采用的是8703型測力傳感器,K=1.75mv/v,激勵U=17V,測力范圍在0~5KN,當側力5KN時,U0=29.75mv

    2.2.3 傳感器電路圖

                         2.2.2傳感器電路圖

     2.2.4 傳感器輸出電壓與總量的對應關系





我們的重量-電阻變化-電壓變化關系如下:

重量            

電阻變化

電壓變化

0.05kg-

0.2885Ω

0.100mV

0.10kg

0.5770Ω

0.200mV

0.15kg

0.8655Ω

0.300mV

……

……

……

0.05x kg

0.2885xΩ

0.100x mV


2.3 A/D轉換模塊

該模塊把放大器放大的信號轉化成數字信號與預置數進行比較,來實現加料口開關的控制。主要應用的芯片可選用ADC16,其功能主要是把模擬信號轉化成16進制的數字信號。

2.3.1ADC16引腳介紹

引腳功能:

Vin:信號輸入                             

Vref+,Vref-:參考電壓

Vref+,Vref-:參考電壓

SOC:                                                                           時鐘脈沖輸入                       

                  O E:  輸出允許

                              EOC:  轉換結束                        

    圖2.4.3DC16管腳圖與管腳功能          D0—D15:數字信號輸出

2.3.2連接圖

圖2.34  ADC16連接圖

2.3.3.參數選擇與VIN電壓與輸出二進制數的關系

由于精度優于+-1%,那么需要精確到0.1KG。

     為了簡化對輸出的處理,我們還找到了關于輸出的如下對應關系:

0.05kg---0.2885歐---0.100mV---0000000000001---1

0.10kg---0.5770歐---0.200mV---0000000000010---2

0.15kg---0.8655歐---0.300mV---0000000000011---3

……

0.05x kg---0.2885x歐---0.100x mV

為了在電路中也出現如此對應關系,需要調節一些參數的設定,由上表得到ADC精度要求為0.1mv,則VREF+=0.1mvX2e13,經過調試,得到VREF+加6.5V時能到達上述要求。

調試過程截圖:

2.6.3  當VIN為0.7MV時輸出為7(其他端口經檢查確實輸出為0)

2.4 稱重顯示模塊

由此看出每變化0.1kg,D0位出現一次下降沿,我們可以用D0當做時間脈沖,讓四個級聯的74LS160N計數,74LS160N是十進制計數器,計到十,RCO端口由0到1,接與非門,提供下降沿,級聯到高一位的74LS160CP口進行計數。

接線圖如下:

2.4  稱重模塊


2.5 預置數模塊                                                

為了方便人們的使用,預置數輸入和顯示我們采用十進制方案,整個預置數模塊我們分為以下及幾個部分

2.5.1 十進制輸入鍵盤

輸入鍵盤在multisim上我們用Generic/DIPSWPCK9代替,其管腳如下圖。九個小開關從左到到右分別代表9、8、7、6、5、4、3、2、1,開關下端全接直流恒壓源的5V電壓,哪個開關按下就接通高電平,例如,就會輸出;輸入0:   。百位,十位,個位,十分位的輸入都采用這種方式,在具體生產的時候,需將此開關改裝成鍵盤的樣子。

2.5.2 輸入編碼

由2.5.1所述接法可知,按下開關6代表輸出111011111,我們選用74LS147N為其編碼,把開關的9個輸出接到74LS147N的9個輸入口然后再四個輸出各接一個非門就能得到0110。  

2.5.3 LED輸出十進制

關于LED輸出我們有兩種方案,方案一:用我們熟悉的7447七段數碼顯示譯碼器,再接上SEVEN_SEG_COM_A;方案二:再熟悉MULTISIM的使用后發現里面的DCD_HEX可以直接接8421BCD碼并將其翻譯成十進制數。由于方案二比一簡單得多,所以我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方案二。

2.5.4 預置數模塊總圖

從左到右分別是百位、十位、個位、小數點、十分位。

圖2.5.4預置數模塊總圖

    2.6 比較控制模塊

    2.6.1比較部分

2.6.1.1 74LS147N比較器原理

比較器的主要依據74LS85D進行實現,其功能A3~A0,B3~B0進行比較輸出。

其管腳圖如下:


      管腳功能: A0~A3、B0~B3 兩個比較輸入

                AGTB、AEQB、ALTB  上一級的級聯

                OAGTB、OAEQB、OALTB  輸出比較

圖2.6.11   74LS85D管腳圖及功能

圖2.6.1 2  74LS85D邏輯功能表

   2.6.1.2比較器級聯

       要比較四位十進制數,需要對74LS58D級聯。

對于74LS85的級聯方式有并聯與串聯的區別,為了提高其工作效率及對測量的不影響,所以在設計的電路中采用并聯的級聯方式。五片芯片AGTB和ALTB接地,AEQB接一,百位十位個位十分位輸出AGTB、ALTB分別接A3B3…A0B0。

具體電路圖如下圖所示:

圖2.6.1.2      74LS85級聯

    2.6.1.3輸入端接法

    依本設計圖安排,從左到右分別代表十分,個,十,百位,將預置數與重量計數的十分 個 十 百位分別在上圖相連即可,要主意的是:預置數接A,實際重量計數接B

2.6.2可控開關的設計

從2.6.1.3可知,若是重量沒有超過預置數,那么上圖U4的OALTB端輸出1,若是超過,輸出0。我們可在輸出上接非門再接一個繼電器來達到控制加料閥門的目的。

我們最后選用了voltage_controlled_switch代表繼電器,用下圖中的DC_MOTOR代替加料閥門,V5代表220V交流電源,得到了控制部分的圖形:

圖2.6.1.3  控制部分


三、系統綜述

我們所設計的電子配料秤可用于工廠車間的重物稱量,配有一個可控制加料閥門,閥門打開加料,電子配料秤開始稱量(實時顯示),達到設定重量后自動停止加料。閥門打開后在一般情況下是均勻加料的,但是若不是均勻加料,此電子秤依然能做到正確計數。稱量范圍是10KG到500KG的物體,精度為0.1KG(依技術要求而定)。

設計共分六大個的模塊:集成恒流源模塊(兩個,給各芯片提供5V電壓和給ADC16的VREF+端口提供6.5V直流電壓)、稱重傳感模塊(依我們的需求選擇合適的力敏電阻)、模數(A / D)轉換模塊(用ADC16實現)、13位2進制-10進制轉換校準模塊(用D0位的變化提供下降沿進行加法計數)、預置數模塊(直觀的十進制輸入)、比較模塊(5片74LS58級聯而成)。本電路應用壓敏電阻構成秤重電橋來采集電壓的微小變化(mV級),輸入到A/D轉換芯片ADC16,將輸入的模擬電壓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再校準為重量用LED輸出,然后把LED得輸入端接到比較模塊與預置數(重量)進行比較得到一個高低電平接到繼電器控制加料閥門的開關,從而達到自動控制加料的要求。

在對六個模塊分別調試仿真成功后,我們開始連接總設計圖,由于線路比較繁雜,我們花了很長時間布線調整才得到了下頁的這張總圖,但是由于我們能力有限,總設計圖線路還是不夠清晰,請讀者見諒。


3.1電子配料秤總圖


結束語

本設計實驗運用了穩壓直流恒壓電源、重力傳感器、A/D轉換器、比較器、計數器、LED數碼管顯示器等各種元器件和芯片,就我們在這方面的知識水平來說,電路結構是十分復雜的!從一開始設計的摸不著門路,到四處查閱資料,向學長老師求助,到找對大方向,到豁然開朗理清思路,到遇見問題迷茫失措,再到最后改改修修得到總設計圖,我們真的付出了很多心血,也收獲頗多!其實最后的設計圖離我最開始的設計設想是有一定的差距的,由于我們對AD轉換這方面知識比較淺薄,也有受到其他設計圖的誤導,資料不足,時間不夠,中間走了很多彎路,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知識水平有限!通過這次課設,我真的對數字電路模擬電路有了濃厚的興趣,覺得這是門復雜、神奇、有趣的學科,當然也是一門很費時間、費腦力、費體力、需要細心的學科!電子配料秤的設計還有其他更好的設計方法,我們現在所用的只是最原始的芯片材料,但這是基礎。真正的電子秤設計需要用到集成度更高的芯片,或者用到單片機,繼續深入學習這類知識肯定能找到更簡單合理的控制方案。



鳴謝

感謝父母對我的支持和物資幫助

感謝同組同學的傾力協助

感謝老師、學長的熱情指導

感謝同學的建議

感謝同學的電腦

感謝圖書管提供的資料

感謝強大的互聯網平臺

感謝multisim給我的方便和阻礙

衷心謝謝你們!


元器件明細表

序號

名稱

型號、參數

數量(個)

備注

1

稱重傳感器


1


2

計數器

74LS160

4


3

A/D轉換器

ADC16

1

與預置數比較

4

電橋

IBCB42

1


5

穩壓管

IN4728A

1


6

放大器

OP07

1


7

比較器

74LS58D

5


8

電阻

360Ω

4


9

電阻

9000Ω

1


10

電阻

1040Ω

1


11

電阻

5.77Ω

1


12

電阻

3KΩ

1


13

電阻

5KΩ

5


14

電阻

4KΩ

1


15

電阻

1KΩ

1


16

電容

220PF

1


17

電容

3.3mf

1


18

可調電阻

0-20KΩ

1


19

非門

74SL04

20


20

LM317H

LM317H

1


21

變壓器

TS_IDEAL

1


22

滑動變阻器

10KΩ

1


23

LED

DCD_HEX

10


24

開關
DIPSWPCK9
4

25

繼電器
voltage_controlled_switch
1


收獲與體會

在這個課設中我主要負責的是穩壓直流恒流電源模塊,傳感器模塊模塊,但是期間有很多問題存在,遠沒有當初想的那么簡單,而且因為自己的知識有限,在課設的過程中,各種拙荊見肘,讓我倍感壓力甚大。讓我認識到知識和學習的重要性,讓我為自己在大學期間的墮落和不務正業深感慚愧。

經過這次課設,我也明白了合作的重要性。在先前的方案確定中,我們在一起商量了很久,三個人的想法匯集到一起,讓我對本來不知所措的課設頓時感覺到一絲的輕松。在我們分配了任務之后,我們就著手開始準備。我翻閱了一些資料,發現了很多問題,而這些問題的存在的根本也是因為自己當初學習課本知識的時候沒有用心,所以導致在用的時候有很多錯誤。但是又找不到到底問題出在什么地方,只能向同組同學求救,最后在同學的細心檢查下,才將問題找到并解決。從而順利的完成了我負責的這個模塊。

對于multisim的認識和接觸中,我漸漸對“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的認識更深刻。這個軟件強大遠遠超過我的認識,讓我感嘆人類的偉大的同時,也自愧不如。在使用的過程中,有很多時候軟件中沒有我要用的元器件,我們就嘗試自己組建一個,但是都是以失敗告終,讓我更加認識到知識的重要性。

在后來的工作中,我們陸續遇到了很多困難。很多都是我們不能解決的,我們當時很苦惱,不過在我們從另一個角度想的時候就將問題簡化了很多,也減少了我們的一些工作量。但是我們的這個設計還有很多問題值得去研究,如果我們在學習了更多的知識之后,這個題目中的問題一定會有很大的改善的。

這個題目共用了兩周時間,期間的辛苦確實很是讓我難忘。在這里再次感謝一下我的兩個隊友,他們真的做了很多,和他們兩個的合作很愉快,期待以后的合作中我能貢獻更多的力量。



完整的Word格式文檔51黑下載地址:

電子配料秤(數電課設)報告.doc (375.5 KB, 下載次數: 11)







歡迎光臨 (http://www.zg4o1577.cn/bbs/) Powered by Discuz! X3.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日韩视频 | 日韩在线欧美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国产 | 日韩网站在线观看 | 伊人在线 | 国产第1页 | 天堂网av在线 | 欧美成人h版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亚洲系列 | 96av麻豆蜜桃一区二区 |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 日韩精品免费 | 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 成人在线精品 | 黄色毛片网站在线观看 |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寂寞影院列表 | 中文字幕久久久 | 古装人性做爰av网站 |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2014 | 日韩在线观看一区 | 日本三级电影在线观看视频 | 在线国产视频 |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 | 久草成人|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午夜一区 | 99久久99久久精品国产片果冰 | 成人午夜 | 成人黄色电影在线播放 | 久久爱综合| 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 欧美激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视频一二三区 |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 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在线一区二区 | 国产成人一区二 | 日韩三级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