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f556 發表于 2019-11-20 10:23 我覺得NTC的好處就是電路簡單 其它沒什么優點 前輩的想法用算法解決 但這樣對51片子來說運算開銷就多了 當然 一個片子只去測溫沒問題 要干的事多就不合算 還不如直接換PT100上個差分來的好 我是挺不喜歡NTC這東西的 就算補償了曲線 批量化的時候精度離散也比較大 |
NTC、PTC的非線性是工程人員頭疼的事,所以還有二極管的PN結測量方法。NTC不像數字測溫擔心距離、干擾問題,是優點。 查表法我認為不太科學,浪費內存。 既然要查表,既然花費了那么大的內存,就要查的精準,表的數據應該用一個標準溫度計一同與ADC測出來,并記錄下來。既然有公式可用,那就直接用公式在程序中計算出來。 另一個方案在思索中,公式計算+分段補償,以提高精度。 |
jscsd226 發表于 2019-11-19 20:12 非常感謝 我在網上看到的查表法查的都是計算出來的AD值 這樣是對的嗎 |
NTC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專業術語 零功率電阻值 RT(Ω) RT指在規定溫度 T 時,采用引起電阻值變化相對于總的測量誤差來說可以忽略不計的測量功率測得的電阻值。 電阻值和溫度變化的關系式為: RT = RN expB(1/T – 1/TN) RT : 在溫度 T ( K )時的 NTC 熱敏電阻阻值。 RN : 在額定溫度 TN ( K )時的 NTC 熱敏電阻阻值。 T : 規定溫度( K )。 B : NTC 熱敏電阻的材料常數,又叫熱敏指數。 exp: 以自然數 e 為底的指數( e = 2.71828 …)。 該關系式是經驗公式,只在額定溫度 TN 或額定電阻阻值 RN 的有限范圍內才具有一定的精確度,因為材料常數B 本身也是溫度 T 的函數。 額定零功率電阻值 R25 (Ω) 上面是百度百科里關于NTC的一部分,計算的方法很簡單,根據: RT = RN expB(1/T – 1/TN) 上面的公式,用Excel表格進行計算就行了,如果你告訴我你不會Excel表格,那么,就要去學習,身為電子工程師,Excel一定要好。 另外,注意這句話: 該關系式是經驗公式,只在額定溫度 TN 或額定電阻阻值 RN 的有限范圍內才具有一定的精確度,因為材料常數B 本身也是溫度 T 的函數。 由這句話,我們得知,其實這個公式算的并不是非常準確,我測試過,用公式算出來的,我的NTC是 -30---110攝氏度的,當溫度在 5---60度的時候,溫度差了大概不到1攝氏度,在范圍之外,溫度差的比較大。 以25度為中心,越往兩邊,誤差越大,當到達90度時,用公式算出來的已經與標準差了近3攝氏度。 我的表格是用實際測試出來的,我專門做了一個測試NTC用的,借助3個DS18B20、冰箱和蠟燭,測試從-5---100度時NTC的變化,至于 -30--(-5),我是根據供應商提供的數據進行一些平滑處理得到的。 |
計算公式 =INT(C2/(A2+C2)*1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