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H就是1小時,a*v*h=W, ma要換算成A, |
這些都是可以通過基本的電學公式進行計算的,我告訴你一個簡單的算法:知道電池的安時,那么安時*電池電壓就是瓦時,知道電池的瓦時,那么瓦時/電池電壓,就是安時。 |
之前用功率計測過積分功率 瓦時 好像就是一小時內,所做的功,功率計輸出電壓(Uo)*輸出電流(Io)*時間(T) |
P=UI是針對恒定的電壓、電流計算的,如果U、I逐漸變化,則要有曲線積分的思想。圖的計算方式一般是逐漸累計的,即多個采樣的U、I,相對準確。 |
通過將電壓乘以電流來計算電功率,然后通過將功率乘以1小時來計算Wh。 mAh或毫安小時是指平均充電/放電電流乘以充電/放電持續時間(以小時為單位)。 |
功率P=UI。至于瓦時,就是U的單位是伏特,I的單位為安培,充電/用電一個小時(理論上的,就是U和I在這一充電過程中無變化)的一個“量”。比如一個充電寶,用的是5V充電,充電電流平均值為200mA。那么它充電一小時的沖/放電量為:5*0.2*1=1Wh,用毫安時表示是:200mAh。一秒的沖/放電量是:5*0.2*(1/3600)=1/3600Wh毫安時表示為1/18mAh。但是毫安時的表示法一般用作電池上。因為電池的放電電壓一般的恒定的。所以用這個單位來表示電量,這個單位換算成按時,然后乘以電壓,就是前面說的電量單位Wh了。不過由于充電電池的屬性(電池內壓越高,電阻越大,充電電流越小等)影響。如果要精確計算電池的儲電量,那么就要把時間分的越細越好(單位為小時,如:1/3600小時),然后將所有的時間段加起來就能得到真實的值。 |
有一種粗略的計算方法是這樣,按時間累加計算。比如每秒計算一次就是1/3600(0.1秒計算一次就是1/36000)。按每秒計算一次來看,假如功率是恒定的1W,即每秒電量為1/3600Wh。累加了1小時不就是1Wh了嗎;同理,充電容量按電流大小來算,假如恒定100mA在充電,累加一小時就是充電容量100mAh。,計算的時候注意單位換算。功率或電流在變就按照當前的功率或電流值來算,計算采樣的頻率越高就越接近實際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