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布時間: 2020-4-4 23:21
正文摘要:這是我在論壇內找到的一個pcb文件 想根據這個制作實物 但是bom清單上的元件卻是描述的不清楚 所以我也不知道該買什么元器件 我也不知道這是什么問題導致的 也不知道該怎么解決 懇請各位大 ... |
呵呵,這是雙層板,只有晶振不是表面安裝元件,晶振安裝在上層,晶振的焊接在下層,看明白了嗎 |
這個圖把非貼片的元件設計到單片機下面,實際操作是怎么焊上去的?這樣只能兩面都插件焊,不僅難看還操作困難。 |
已很明白了呀 |
這是一個最小的單片機系統PCB布線圖,你可以參考一下,也可以直接使用這個圖,這個圖經過不同場合試用,是穩定可靠的。![]() |
簡單的說點PCB布局的要求吧:一是晶振及電容要盡量靠近單片機引腳、二是單片機的電源引腳與電源輸入線條要盡量短,盡量粗。三是單片機系統的地線要面積足夠大、原則上空余的地方都要做為地來覆銅,四是在單片機的供電引腳要加入大小容量不等的退耠電容,以防止干擾。 |
lsgzq 發表于 2020-4-5 09:04 但是我檢查PCB是沒有錯誤的 所以布局怎才算規范合理呢 因為我是初學者 所以對于這個都是在網上找的 然后照貓畫虎 有沒有詳細的說明呢 或者說我該去哪找呢 |
bom清單元件說明很清楚了,不知道你那個元件不明白? |
這個PCB畫得也不太規范,最好按實物封裝尺寸自己畫。元件圖解:
![]() |
這個圖應該是一個三路溫度采集單片機系統。U3是C51系列的雙列直插式單片機、Q1是普通間距2.54的插座(接液晶顯示器用)、P1是電流輸入插座、U2是串行下載插座、KEY1-4是普通的微型按鍵開關、Q4-Q6是集成溫度傳感器(三引腳的DS18B20)D1-D3是普通的發光二極管、R2是普通的小型可調電位器、Q3是普通的PNP型三極管(8550). 說實話,這個PCB設計的太小兒科,布局根本不合理,連最起碼的電源濾波退耦都沒有,根本談不上穩定運行,最好自己學著重新畫一下,學電子技術不要怕麻煩,動手能力要強,否則不會有大的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