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布時間: 2021-6-20 12:25
正文摘要:小白一枚,經過大神們的指點,現在改了下用單片機IO控制場效應管驅動電磁閥的電路,用的是P溝道的2SC136,大神們有的說我的光耦輸入電路那個330電阻和104電容是沒啥用個,我是看別人的輸入電路自己改的,不知道是否合 ... |
原理不搞清楚,瞎畫有用嗎? |
穩壓二極管穩壓值15V,VCC為24V。常態下mos的G極也為15V,單是源極為24V,作為P溝道,壓差已經達到了9V,這只管子關不掉,永遠出于導通狀態。 |
P_MOS 管不是這樣子工作,(對于G極,你可以聯象一下PNP管的基極),在Vsg>夾斷電壓時會導通,又加個15V的穩壓極管鉗位,那肯定是一起直導通的。如果一定想用PMOS管,在SG之間并個電阻,保證g為高電平,G還要通過一個電阻經光耦到地,光耦導通時將G的電平拉低。但這樣耗電比較大。最好象前面的大神們說的用NMOS管。 |
五福臨門 發表于 2021-6-20 16:02 我真是小白,就是懂點皮毛 菜的一批還好友論壇大神們幫忙 感激不盡 |
這個改進電路可能不行!MOS管的導通由GS電壓決定,穩壓管的加入使得GS之間存在約9V的GS電壓,可能導致MOS管不受控而直接導通 |
R9確實沒有必要存在!光耦的初級只要控制初級電流和反向電壓就可以了,5V供電而且沒有反向電壓,所以,R9完全沒有必要存在。 |
想不到樓主自詡小白也這樣厲害,小的戰五渣已經無地自容了! |
這電路太累贅了 而且 我也想問 你為啥那么喜歡光耦![]() |
![]() |
555333.gif (144.23 KB, 下載次數: 31)
R9和104完全不需要,在PC817的數據手冊中也有電路可以參考,這R9就是多余的 所謂隔離,因為我看到你電路的地,如果單片機供電和24V共用一個地,就沒有隔離的必要 如果單片機是一個電源,24V是另外一個電源,而且是沒有線相通的,那光耦才有隔離的作用 電磁閥是個機械的東西,開啟和關斷的速度相對于MOS管來說,時間是非常長的,沒有速度要求,所以,R1的大小可以是從1K到100K的電阻,隨便用,有哪個就用哪個,這東西在實踐中就可以試一下 至于怎么穩定VGS,你可以參考一下PNP三極管,原理是差不多的 |
為什么要加R5和R9限流?左邊直接一個共射三極管驅動光耦,右邊直接接場效應管 |
taotie 發表于 2021-6-20 13:28 不會那軟件 ![]() |
回答大神![]() |
Y_G_G 發表于 2021-6-20 13:23 回答大神 ![]() |
你用Proteus 仿真驗證一下這個電路不行 再修改![]() ![]() ![]() ![]() |
我也是神奇了? 1:R9的作用是什么? 2:為何對光耦如此的執著? 3:R1的大小改變對MOS管有什么意義呢? 4:為什么一定要用P溝道的?N溝道它不行嗎? 5:P3.2為什么一定要用上拉電阻呢?只用一個限流電阻它不行嗎? 6:這是P溝道的MOS管,你那15V的穩壓對于MOS管的G極電壓是沒有穩壓作用的,你這個是把G極電壓固定在24V-15V=9V,這G極電壓的計算方法和N溝道的計算方法是不一樣的 7:這104電容又有什么意義呢? |
當然是靠近mos管柵極處 |
taotie 發表于 2021-6-20 13:09 是在柵極處加10K電阻嗎,還是在光耦的三極管發射極接10K電阻啊, |
R1處加10k泄放電阻對地,使光耦關斷時mos管電容電荷快速釋放![]() ![]() |
懇請大神們指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