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布時間: 2022-9-16 17:00
正文摘要:用STC8H3K32S2這個單片機芯片,技術手冊里寫著RAM是128字節, 但是編譯時發現超過110字節就會報錯, 難道技術手冊錯了? |
yzwzfyz 發表于 2022-9-19 08:51 謝謝大佬!這幾天我也查了一些資料,大概都明白了。 |
需要堆棧用于調用程序,局部變量,中斷處理 |
1、編譯器一般會從30H開始規劃RAM的使用,這樣你只能用30H-7FH。 2、系統會根據程序中,子程序調用的深度,預留堆棧的數量,又用掉一些。 3、函數在返回數據時,也會用堆棧傳遞結果,再用掉一些。 4、你的#INCLUDE “??”,函數中,也會規劃掉一些RAM。 ……,以上你不易計算清楚,系統用70個以上很正常。 另外,你在10#樓的疑問,回復你一下: 對于256字節的RAM芯片,高端的128個RAM(80-FFH)與特殊寄存器的地址(80-FFH)的確是重復的。! CPU為了防止沖突,對此區間的訪問作出區分規定: 高端的128個RAM(80-FFH)必須用【間接訪問指令】讀取, 而對特殊寄存器則采用【直接訪問指令】讀取。 如果你精通匯編,這一點就清楚了! 而對于低端的RAM(0-7FH)則隨便你用哪種方式訪問。 當你用C寫程序時,編譯器會替你注意的,但需要你知它:變量放在哪! 編譯器會將你的C程序,編譯成匯編,并注意到【訪問指令】用直接還是間接。 STC在特殊寄存器上做了大量的文章,擴充了許多標準51沒有東東,乃至用滿了80-FFH特殊寄存器地址,還不夠! 于是STC人又在XRAM區域,取出部分地址,用作【擴展特殊寄存器】,對此,標準的編譯方式無法作出區分的,寫程序時,需要你按STC的CPU說明來寫。 這也是,有些程序在不同芯片之間不能通用的原因之一。也是為什么要用#INCLUDE將芯片型號,告訴編譯器的原因之一。 以上希望能幫到你。如果你想在單片機上成為高手,必須精通匯編,即使用你不用它,而用C寫程序。 |
cjjdemon 發表于 2022-9-17 22:37 使用xdata的話,還需要把AUXR的EXTRAM設為0,這個只要在初始化的時候設置一次就好了吧?不用每次調用xdata都專門調用一次EXTRAM=0吧? |
紅燒魚頭 發表于 2022-9-17 10:07 放idata也行,idata也比較小呀,xdata就很大了哦,實際上不會慢多少的。 |
樓主可以通過*.m51文件查看具體的變量安排。 STC8H3K系列的內存遵守標準51的架構要求,直接尋址(也可簡介尋址)的SRAM是低128字節,高128字節只能間接尋址(idata),擴展的xdata有3072個字節。 |
紅燒魚頭 發表于 2022-9-17 10:07 確實速度差一點,優先用完idata 沒問題 |
wkman 發表于 2022-9-17 09:54 好吧,基本功不行 ![]() |
cjjdemon 發表于 2022-9-17 09:58 這樣好像會變慢?為什么不推薦用 idata 呢? |
qq624353765 發表于 2022-9-17 09:19 好的,我已經把全局變量放在idata里了,編譯通過了。 再請教一下 :我看有人說RAM的高128字節是特殊功能寄存器,但是idata就是RAM的高128字節吧?不沖突嗎? |
編譯的時候,程序選large,這樣就會優先放xdata啦 |
基礎性常識問題啊,堆棧指針之類的,要動態占用部分 data區,要留下足夠的空間![]() |
不要把全局變量放在data中,data內存都當作堆棧內存,主要用于局部變量和壓棧變量的使用,其他內存都放在idata或xdata中 |
yzwzfyz 發表于 2022-9-17 08:06 我算了下,全局變量占用50字節左右,剩下的70字節都是系統占用了嗎?! |
yzwzfyz 發表于 2022-9-17 08:06 我算了下,定義的全局變量占50多字節,系統占用的有將近70字節這么多嗎?! |
128個RAM中,系統需要用一部分,但你無法知道系統是如何規劃RAM的。 比如:系統用了30個,你就只能用98個了。 如果你用匯編寫程序,則沒有這個問題,RAM由你規劃使用。 |
你看看你打框的上面一行 超出了0x26個字節,所以,成功編譯的只有111字節。所以,原代碼,你總共要用data,大約166字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