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覺得可以檢測振動頻率,刀尖加工和刀尖斷裂之后在工件上面走的振動頻率應該不一樣,當然也需要去檢測對比看看差別大不大。 |
ningsy 發(fā)表于 2023-4-10 21:04 如果中間刀斷了,你是怎么恢復的,總不會扔了這個板子吧? 另外不知你具體情況,絕緣可以用合適大小的特富龍管子查到螺栓上,擰扁,不行再加特富龍墊片 |
近距離聲音識別,判斷有沒有切削聲音。 |
快樂眼淚 發(fā)表于 2023-4-9 20:50 這個方法可行,就是工件和機床絕緣沒想到好辦法。要搞個非金屬夾具,但非金屬的強度總歸要差點 |
非凡科技 發(fā)表于 2023-4-10 20:44 測電阻是個好主意。至于規(guī)避抬刀我也有了辦法,就是抬刀下刀通常都在幾秒鐘之內(nèi)完成,可以設定比如刀具和工件斷開20秒以上就認為斷刀。這樣也不用改g代碼了。最大的問題就在于工件和機床臺面的絕緣了,還沒想到好辦法。 |
可以利用刀具與金屬牌接觸電阻檢測,至于你說的切削液那個導電肯定沒有金屬導電好,你可以試試這個不調(diào)查研究是不行的 |
或者加個金屬探測儀傳感器,加在什么位置自己考慮。 |
anoob 發(fā)表于 2023-4-10 14:56 不大,基本是涼的。不能高溫,不然燒刀磨損的快。視情況還要加水(切削液)。 |
尖尖溫度變化大嗎 |
電機停止后會有慣性,刀頭斷了可能會改變,你可以試試,記錄慣性發(fā)電曲線。 |
加工刀具只有在大負載下才能折斷,所以可以加一個電流監(jiān)測電路,當工作電流突然降到零安培時,可能表明刀具折斷了。 |
ningsy 發(fā)表于 2023-4-10 00:26 其實很容易,搜索抬刀語句,然后保存現(xiàn)場位置,移動到檢測位置,再回來,用word寫幾句程序就可以。 另外,還有個想法,切削時溫度較高,能否裝個紅外測溫儀,就測刀尖溫度,長時間過低就報警,我覺得改裝個測溫儀就行了,就是不大好固定。 |
不僅僅只加工小銅牌,以后還想加工大點的工件,那種上機就是幾個小時起步。一般是靠人工值守,想研究個自動檢測的方法代替人工值守。 |
快樂眼淚 發(fā)表于 2023-4-9 20:50 理論上可行,實操有難度。工件和機床臺面基本都是金屬螺栓壓板固定剛性連接,防止松動。再噴上切削液,切屑亂飛,不好絕緣。 |
glinfei 發(fā)表于 2023-4-9 17:44 一個程序下來最少幾萬行,除非后處理程序自動給g代碼加斷刀檢測動作,靠人工加是不現(xiàn)實的。有這樣的后處理器嗎? |
能不能做成電阻監(jiān)測?把工件與主體框架絕緣,抬刀時間做成延時,如長時間監(jiān)測不到阻值就說明斷刀了 |
要是不用實時檢測就容易,做個個光電檢測放旁邊,在G碼中定時加入過去檢測,順便給刀散熱。另外,抬刀時間都不變化的,檢測長時間沒切割聲也行啊。 |
ningsy 發(fā)表于 2023-4-8 23:48 電流檢測好像也有點道理,問題是程序中途有很多次抬刀啊,負載也會變化。如果設計成在程序抬刀的時候不檢測電流,這檢測系統(tǒng)就有點復雜了,還得跟程序G代碼耦合到一塊 |
有文章說用光電檢測刀尖的反光,我覺得業(yè)余條件很難實現(xiàn)。我希望簡單可靠成本低。在刀尖斷的時候雕刻聲音會變,但問題是抬刀的時候聲音也變;還有如果檢測聲音,多臺機在一起的時候,聲音混在一起怎么檢測? |
npn 發(fā)表于 2023-4-8 22:35 那個尖很細,30度0.2mm錐度平底銑刀。主軸電機現(xiàn)在用的是800w24000轉400Hz變頻主軸(實際應該用1.5kw或2.2kw,我現(xiàn)在是湊和用),刀尖斷對負載影響應該很小,況且主軸是獨立控制的,從雕刻開始啟動一直到程序結束,中間不會停。 |
加個電流傳感器,斷刀后電機啟動電流曲線可能會發(fā)生變化。 |
Powered by 單片機教程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