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布時間: 2023-9-2 17:52
正文摘要:當我加大Uce的電壓時,Ic的電流也會變大,Ib就不變,為什么會這樣 ,輸出特性曲線圖不是說只有Ib才能控制Ic的電流嗎? 是Proteus模擬錯了嗎?還是模電學廢了, |
sttt300 發表于 2023-9-5 13:28 是的 沒錯 書上所說的Ic只隨著I的增大而增大,說的是理想三極管。 實際上,以NPN來舉例,在放大狀態,Uce繼續增大時,本來應該被吸收到基極的電子被集電極搶了,所以會出現即使Ib不增大,Ic也會增大的情況。當然還有其他的原因。 最重要的是,輸出特性曲線圖并不是平行于橫軸的,而是略微上揚的。 |
Hephaestus 發表于 2023-9-3 11:53 我搞明白了 并不是仿真軟件的問題,是因為輸出特性曲線的放大區間本來就不是平行于橫軸的,而是略微上揚的,所以在集電極電壓比基級電壓高很多的情況,就是這樣子了。 |
我沒有找到樓主所用的三極管規格書 就去翻了一個ONSEMI的MMBT4401L的看了一下 上面有輸出特性曲線圖,看看這個解釋合不合理如圖,以Ic=10mA為例: 理想狀態,在放大區,Ib=0.04mA時,Ic=10mA是和Vce無關的,應該是一條豎線 但實測,隨著Vce的增大,Ib只需要不到0.04mA,即可得到Ic=10mA 也就是,Ib=0.04mA時,隨著Vce的增大,Ic也會隨著增大 ![]() |
3038838599 發表于 2023-9-3 08:55 除了在線性-飽和臨界點以外,還有一種可能性,仿真軟件能夠仿真萬用表內阻,Q1c和R2之間的那個電壓表,如果是常見數字表,可以等效于10M電阻。如果是指針表就更可怕了,所以賣指針表的都是老廢物。 |
Hephaestus 發表于 2023-9-2 22:59 這是放大狀態來的 你看基極電流0.02mA,集電極的5.16mA了 |
下圖里面Uce才0.84已經快進入飽和了,hFE才從286下降到232,完全是正常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