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fā)布時間: 2024-8-3 22:34
正文摘要:非電類專業(yè)大學生第一次畫電路板 請大佬指教 單片機型號為STC89C52RC 順便問下電容和電阻的問題 上網(wǎng)搜這個型號的單片機常用電阻、電容參數(shù) 但是不知道為什么這樣選 |
1124649516 發(fā)表于 2024-8-6 20:48 那你看看STC-ISP里為什么會有keil仿真設置?過去能和keil連接實現(xiàn)硬件仿真的仿真器最少幾百元到上千元,現(xiàn)在只需要幾元錢的USB轉(zhuǎn)TTL模塊和大部分STC單片機就能實現(xiàn),雖然主頻方面有點限制,穩(wěn)定性稍差,但是,總比沒有要好。硬件仿真可以實現(xiàn)程序的全速、單步、斷點運行,是單片機編程和調(diào)試效率最高的一種方式,學單片機編程,硬件仿真都不會用,恕我直言,基本上就是走彎路。 |
51hei.jpg (250.43 KB, 下載次數(shù): 8)
kmsj 發(fā)表于 2024-8-5 15:14 什么是硬件仿真功能啊QWQ |
cy009 發(fā)表于 2024-8-6 11:27 對于學習板來講,開漏口最大的用處不是總線擴展,而是跨壓差通訊,即便學習為目的的最小系統(tǒng),LCD會接觸吧?RC522會接觸吧?藍牙透傳,8266這些模塊都會接觸吧? 這些模塊可都是 3V3 電壓的。與其到時候再絞盡腦汁的 5V 3V 電平轉(zhuǎn)換,不如保留開漏口到時候就能直接連接了。 |
1.電源的供電口建議放到板子邊上,最好使用micro-usb接口 2.做一下調(diào)整,完全可以單層板布線 3.電源和地的線需要加粗 |
188610329 發(fā)表于 2024-8-6 01:51 樓主制作的這個最小系統(tǒng)板,是入門學習使用,期間將大量用到P0口的準雙向模式。 而用P0口作總線擴展等開漏模式,幾乎為零,當你需要用到時,你已經(jīng)是高手了。 所以還是建議樓主加上上拉電阻,必要時再加跳線(帽)實現(xiàn)功能選擇。 |
cy009 發(fā)表于 2024-8-4 19:31 不見得! STC89系列,只有 P0口是開漏模式,其他口都有上拉,且無法關閉。在這種情況下,盲目給 P0 上拉反而可能造成將來使用時 麻煩大。 |
1124649516 發(fā)表于 2024-8-4 21:30 除STC89/STC90系列外,其余有P0M0與P0M1寄存器的都不需要加上拉電阻 |
無論做什么事情,選擇永遠大于努力!樓主既然是畫51單片機最小系統(tǒng)板,單片機為什么要選擇STC89C52呢?能說說理由嗎?無論任何一種單片機最小系統(tǒng)板,最重要的一個功能是硬件仿真,STC單片機絕大多數(shù)芯片都有硬件仿真功能,只有少數(shù)芯片沒有硬件仿真功能,放著絕大多數(shù)的硬件仿真芯片不用,偏偏要選沒有硬件仿真的芯片畫51單片機最小系統(tǒng)板,注定再怎么努力的畫,畫到最后都是畫了個寂寞。要說STC89C52是為了兼容老式89C51芯片,也是雙列直插的才有意義,是為了兼容老式試驗板,貼片的STC89C52能兼容個啥?沙發(fā)說的是對的,用一元錢左右20腳的STC8H1K08畫一個單片機最小系統(tǒng)板,也比STC89C52更實用,感覺I/O口不夠用,40腳44腳有硬件仿真功能的STC單片機芯片太多太多了。 |
1124649516 發(fā)表于 2024-8-4 21:30 6樓正解 |
1124649516 發(fā)表于 2024-8-4 21:30 ![]() |
第一眼看上去的問題,所有布線都是一樣的線寬,電源與地的線還是要區(qū)別對待一下的 至于為什么P0要加上拉電阻,因為51單片機內(nèi)部除P0外其它各個輸入輸出口內(nèi)部都有上拉電阻,就只有P0是沒有內(nèi)部上拉電阻的,所以帶載輸出的話為了電壓穩(wěn)定不浮動,要添加上拉電阻。 |
cy009 發(fā)表于 2024-8-4 19:31 大佬可以詳細說說嗎 為什么只有P0才需要這個QWQ |
STC89C52RC,P0沒加上拉電阻,后面使用麻煩大啊。 |
建議做成雙列插針的,你這個4面插針,不好插,也不好拔。 供電用USB座,連同下載頭剛好4根線。 比如這個是SSOP20的STC8H: ![]() 再比如這個是QFP64 的STM32f103 ![]() |
Powered by 單片機教程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