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也是剛剛學習STM32,有什么不懂的還望大師們指點。
以下程序是利用SYSTICK作為延時程序使GPIOA_Pin0產生1S的電壓變化。初學,也就會這些了,拿出來與大家分享一下。
#include"stm32f10x_conf.h"
void delay_ms(u32 ms); 聲明延時函數
void GPIO_Config(void); 聲明GPIO配置函數
int main(void) 主程序
{
SystemInit(); 初始化系統時鐘默認72MHZ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GPIOA,ENABLE); 使能GPIOA時鐘
GPIO_Config(); 調用GPIO配置函數
while(1)
{
GPIO_SetBits(GPIOA,GPIO_Pin_0); GPIOA的 Pin0腳置1(高電平)
delay_ms(1000); 延時1000ms=1s
GPIO_ResetBits(GPIOA,GPIO_Pin_0);GPIOA的 Pin0腳置0(低電平)
delay_ms(1000); 延時1000ms=1s
}
}
void GPIO_Config(void) 配置GPIOA函數
{
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
GPIO_InitStruct.GPIO_Pin=GPIO_Pin_0;
GPIO_InitStruct.GPIO_Mode=GPIO_Mode_Out_PP;
GPIO_InitStruct.GPIO_Speed=GPIO_Speed_2MHz;
GPIO_Init(GPIOA,&GPIO_InitStruct);
}
void delay_ms(u32 ms) 延時函數,重點!
{
int temp;
SysTick->CTRL=0x01;
SysTick->LOAD=9000*ms;
SysTick->VAL=0x00;
do
{
temp=SysTick->CTRL;
}
while((temp&0x01)&&(!(temp&(1<<16))));
}
下面我把延時函數系統講一下:
延時函數主要用到的是systick,也叫滴答系統時鐘。我只知道systick其中的一個功能就是可以做定時器用而且非常精準,其他的許多功能還在研究。
systick的4個寄存器,CTRL-控制寄存器,LOAD-重裝載寄存器,VAL-當前值寄存器,CALIB-校準寄存器。
SYSTICK_CTRL 寄存器中只有0,1,2,16這四位是有效的。
第 0 位:ENABLE,Systick 使能位 (0:關閉 Systick 功能;1:開啟 Systick功能)
第 1 位:TICKINT,Systick 中斷使能位 (0:關閉 Systick 中斷;1:開啟Systick 中斷)
第 2 位:CLKSOURCE,Systick 時鐘源選擇 (0:使用 HCLK/8 作為 Systick時鐘;1:使用 HCLK 作為 Systick 時鐘)
第 16 位:COUNTFLAG,有些人這樣說的: SysTick 已經數到了 0,則該位為 1。如果讀取該位,該位將自動清零(我不太理解這句話,我的疑問是SYSTICK數到了0是不是說VAL寄存器從重裝載值遞減到了0,第二個就是SYSTICK數到0之后這個位是保持1還是返回到0,讀取該位自動清0是什么時候讀取。)這個先埋個疑問一會說說我的理解。
SYSTICK_LOAD 重裝載寄存器,不用多說,假如你讓systick_val寄存器從100遞減到0,這個寄存器里面裝的就是100,只不過用二進制表示,但是這個寄存器雖然是32位的,但只有24位有效,其最高的八位保留,它能裝入最大值為0xFFFFFF(0xFFFFFF==0x00FFFFFF,C語言中二者的值是一樣的,如0x01==0x0001==0x00000001)。
SYSTICK_CAL 當前值寄存器,書上說讀取它時返回當前寄存器的值,對他進行寫操作則清0,同時也對上面所說SYSTICK_CTRL中 第16位清0。我理解是這樣的,這個寄存器里面的值是不斷變化的,一個指令周期完成一次自減,至于如何自減我們無須討論太多,只需知道若選擇1KHZ的頻 率,則它在1秒的時間里可以變化1000次,每變化一次便可自減一次,換句話說,我們將1000裝入它時開始計時,逐步遞減999,998......到 它減到0計時結束剛好耗時1秒。
SYSTICK_CALIB 校準寄存器,這個還沒研究透(都說一般用不到,但最終還得弄明白它),sorry!
那么SYSTICK 的工作流程到底是怎樣實現定時的呢,下面以定時1ms為例。
1s=1000ms=1000000us,首先
配置SysTick->CTRL=0x01;對照上面便知,先使能SYSTICK,關閉了中斷,選擇HCLK/8位工作頻率,狀態標志位清零;然后SysTick->LOAD=9000*ms;設置重裝載寄存器的值,我們的系統時鐘是72MHZ,上面我們選擇的8分頻也就是9MHZ,也就是說1ms變化9000次,然后SysTick->VAL=0x00;清 零當前寄存器值,前面我們說了,VAL寄存器是不斷自減的,并且只要它為0(無論是被寫入0還是自減到0)就自動裝入LOAD寄存器中的值再一次開始遞 減,這樣循環往復,那么VAL為0時的第二個動作是將CTAL寄存器的16位狀態位置1,而我們就是通過讀取CTAL寄存器的16位狀態位才能知道是否到 了1ms,這里也說一下上面埋下的疑問,這個狀態位其實像一個監視器一樣監視著VAL寄存器,只要VAL為0,它立刻置1,并且一直保持,直到對它讀取時 它才又一次被清0。
緊接著判斷1ms是否達到,do{...}while(...)語句,主要判斷CTRL寄存器中的16位是否為1,temp=SysTick->CTRL;將CTRL中的值傳遞給變量temp,注意while中的是重點, while((temp&0x01)&&(!(temp&(1<<16))));說 實話我看到這個語句真的不知道什么意思,C語言學的還不算透徹,這里面其實不只是判斷CTRL中的標志位,還判斷了systick是否失能,如果 systick失能則在此處為0繼續執行程序不再進行判斷。先整體看看這個語句的結構,語句1&&語句2,這個“&&” 表示邏輯與操作和按位與“&”相似,是有順序執行的,先判斷語句1,如果是真則判斷語句2,語句2為真則結果為真(1),語句2為假則結果為假 (0);若語句1為假,則不再對語句2進行判斷,直接輸出為假(0)。那么如上,語句1(temp&0x01)是判斷systick是使能還是失 能,若使能則語句1為真繼續判斷語句2,若失能則語句1為假,則整個語句為假程序向下執行,不再循環。既然語句1為真則繼續判斷語句2(!(temp&(1<<16)),它才是真正判斷CTRL標志位的,這個應該很好理解,如果CTRL標志位為1,則語句2為假(0),則整個語句為假(0),向下執行程序(systick正好產生了1ms的時間間隔)。
這么點程序,其實要說的可真不少,ARM真的太深奧了。以上這種方式是對寄存器直接操作,也可用stm32 提供的SYSTICK函數,不過我感覺想弄懂它是怎么工作的還是要學習它相關的寄存器。函數庫只是為了方便開發,在開發大程序是有一定的優勢。好了最后看一下我的軟仿圖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