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C碼的位定義:一個脈沖對應560us的連續(xù)載波,一個邏輯1傳輸需要2.25ms(560us脈沖+1680us低電平),一個邏輯0的傳輸需要1.125ms(560us脈沖+560us低電平)。而遙控接收頭在收到脈沖的時候為低電平,在沒有脈沖的時候為高電平,這樣,我們在接收頭端收到的信號為:邏輯1應該是560us低+1680us高,邏輯0應該是560us低+560us高。
NEC遙控指令的數(shù)據(jù)格式為:同步碼頭、地址碼、地址反碼、控制碼、控制反碼。同步碼由一個9ms的低電平和一個4.5ms的高電平組成,地址碼、地址反碼、控制碼、控制反碼均是8位數(shù)據(jù)格式。按照低位在前,高位在后的順序發(fā)送。采用反碼是為了增加傳輸?shù)目煽啃裕ǹ捎糜谛r灒?/div>

紅外接收頭與stm32連接如上圖所示,既然是PWM調制,很容易想到了stm32的通用定時器的輸入捕獲和輸出比較功能,這里由于stm32是接收紅外遙控發(fā)送的信息,所以與紅外接收頭連接的IO口要設置位輸入模式,因為在空閑狀態(tài)的時候輸入始終要保持高電平,所以要配置成上拉輸入。
GPIOB->CRH&=0xffffff0f;
GPIOB->CRH|=0x00000080;
GPIOB->ODR|=1<<9;
void time4_init()
RCC->APB1ENR|=1<<2;//開啟定時器四的時鐘
TIM4->SR=0;//其實復位值就是0,多此一舉了
TIM4->DIER|=1<<4;//允許定時器四的捕獲中斷
TIM4->PSC=71;//計數(shù)頻率設置為1M
CNT每增加一 時間為1us
TIM4->ARR=10000;//計數(shù)器每隔10ms溢出一次
TIM4->CCMR2|=1<<8;//CC4通道被配置為輸入,IC4映射在TI4上;
TIM4->CCER&=~(1<<13);//通道四配置為上升沿捕獲
TIM4->CCMR2|=3<<12;//進行濾波處理
TIM4->CCER|=1<<12;//通道四捕獲使能
TIM4->CR1|=1<<0;//定時器四計數(shù)使能

紅外接收頭與stm32連接如上圖所示,既然是PWM調制,很容易想到了stm32的通用定時器的輸入捕獲和輸出比較功能,這里由于stm32是接收紅外遙控發(fā)送的信息,所以與紅外接收頭連接的IO口要設置位輸入模式,因為在空閑狀態(tài)的時候輸入始終要保持高電平,所以要配置成上拉輸入。
RCC->APB2ENR|=1<<3;
因為PB.9是通用定時器的通道四,所以還要對定時器進行配置,額。。。好長時間沒有用定時器了,都忘得差不多了,又得重新拾起來
{
}
因為紅外接收頭接收的信號第一個數(shù)據(jù)必然是同步碼,首先低電平保持9ms,然后一個跳變,高電平保持4.5ms,而我們判斷接收的數(shù)據(jù)是邏輯0還是邏輯1,或者是同步碼,都是要根據(jù)高電平的持續(xù)時間來判定的,所以要關心高電平保持時間,故定時器四初始化時要配置為上升沿捕獲,好了,定時器也設置好了,接下來該設置定時器四的中斷處理函數(shù)啦
對啦,要先把NVIC中的TIM4中斷打開
void nvic_init()
{
}
void TIM4_IRQHandler(void)
{
data=data<<1;
data|=1<<0;
ray_flag++;
data=data<<1;
data&=~(0<<0);
ray_flag++;
中斷服務程序配置好了,接下來就是中程序啦
int main()
{
使用的是串口打印數(shù)據(jù),串口配置程序就不寫啦
}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