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一、總體方案· ······················································1
1.1方案論證及系統工作原理·········································1
1.2總體方案圖·····················································1
二、硬件選擇························································2
2.1主控芯片MCS-51介紹············································2
2.1.1主要功能···················································2
2.1.2 MCS-51單片機內部結構······································3
2.1.3引腳信號···················································5
2.2 ADC0809的介紹·················································7
三、硬件電路的設計··················································9
3.1溫度檢測原理的設計·············································9
3.1.1溫度測量··················································9
3.1.2溫度部分電路圖············································10
3.1.3 A/D轉換部分電路圖·········································11
3.2脈搏檢測原理的設計·············································11
3.2.1 ST188光電傳感器介紹·······································11
3.2.2 脈搏測量部分仿真··········································13
3.3 LCD顯示電路的設計·············································14
3.3.1 LCD1602簡介···············································14
3.3.2 LCD1602與單片機連接的電路圖······················16
四、軟件設計·························································17
4.1主程序流程圖····················································17
4.2部分程序························································18
五、結論······························································19
附錄一································································20
附錄二································································30
附錄三································································31
一、總體方案
1.1方案論證及系統工作原理
本系統設定兩種工作方式:人體體溫檢測和指尖脈搏檢測。指尖脈搏檢測采用ST188光電傳感器將脈搏的跳動轉換成單片機可以接受的脈沖信號,每跳動一次就產生一個脈沖,利用單片機計數功能對信號進行計數,十秒鐘進行一次采樣,得到人體每分鐘的脈搏跳動次數。人體體溫檢測使用MF58系列熱敏電阻進行溫度測量,將輸出電壓通過ADC0809進行A/D轉換,將模擬量轉換成數字量,利用溫度與電壓之間的關系得到當前的溫度值。測得的脈搏、溫度數據通過LCD1602進行顯示。
該方案可以有效、實時的測量脈搏、體溫這些要求監測的參數,能夠達到系統設計的各項指標,設計方案切實可行。
1.2總體方案圖
二、硬件選擇
2.2 ADC0809的介紹
本系統采用ADC0809與ST188光電傳感器組成脈搏測量系統。ADC0809是帶有8位A/D轉換器、8路多路開關以及微處理機兼容的控制邏輯的CMOS組件。它是逐次逼近式AD轉換器,可以和單片機直接接口。
ADC0809的內部邏輯結構如圖4所示。

圖4 ADC0809內部結構圖
由圖4可知,ADC0809由一個8路模擬開關、一個地址鎖存與譯碼器、一個A/D轉換器和一個三態輸出鎖存器組成。多路開關可選通8個模擬通道,允許8路模擬量分時輸入,共用A/D轉換器進行轉換。三態輸出鎖存器用于鎖存A/D轉換完的數字量,當OE端為高電平時,才可以從三態輸出鎖存器取走轉換完的數據。
引腳圖如圖5所示。

圖5 ADC0809引腳圖
- IN0~IN7:8條模擬量輸入通道
- ALE:地址鎖存允許輸入線,高電平有效。
- A,B,C為地址輸入線,用于選通IN0~IN7上的一路模擬量輸入。通道選擇表如表1所示:
表1 通道選擇表
- ST為轉換啟動信號
- EOC為轉換結束信號
- OE為輸出允許信號
- CLK為時鐘輸入信號線
- VREF(+),VREF(-)為參考電壓輸入
三、硬件電路的設計
3.1溫度檢測原理的設計
3.1.1溫度測量
溫度測量原理圖如圖6所示。
圖中Rt為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R1=R3,R5=R7,R6=R8,R4=R2(R2為Rt在25℃時的電阻值),R5//R6>>Rt,由電路理論知識不難得到
(1-1)
由上式可知在25℃時,Vo=0V,適當調整R6(R8)和R5(R7)的比值,容易做到45℃時,Vo=Vc=5V。
事實上,只要取
(1-2)
式中,R為溫度為45℃時Rt的值。從而溫度在25~45℃變化時,輸出電壓Vo變化范圍是0~5V。
可以根據熱敏電阻阻值和溫度的關系以及Vo和阻值的關系,事先制作一張Vo(V)~t(℃)的關系表,存入單片機內部ROM中,以便通過查表的方式根據電壓值得到溫度值。
3.1.2 溫度部分電路圖
溫度部分硬件電路如圖7所示。

圖7 溫度部分硬件電路圖
3.1.3 A/D轉換部分電路圖
A/D轉換部分電路圖如圖8所示。

圖8 A/D轉換部分電路圖
3.2脈搏檢測原理的設計
3.2.1 ST188光電傳感器介紹
1.采用高發射功率紅外光電二極管和高靈敏度光電晶體管組成。
2.檢測距離可調整范圍大,4-13mm 可用。
3.采用非接觸檢測方式。

圖9 底視圖與內部電路示意圖
左邊是光電二極管的外形圖,由發射二極管和接收管組成,如右圖的電路示意圖。A、K是紅外發射二極管的正負極,C、E是接收管的正負極。
因此只要A極接高電平、K極接低電平,紅外發射管就能發出紅外線。可以在傳感器加上外圍電路來檢測接收管的信號,進而確定是否接受到反射回來的紅外線。
根據反射式紅外光電傳感器的原理和內部結構,我們可以設計下面的電路,電阻主要起限流作用,電阻值常設置R1=510Ω,R2=20kΩ。這樣,如果接收管接收到反射回來的紅外線,紅外接收頭導通,E管腳輸出高電平,接近Vcc;如果沒有沒有接收到反射回來的紅外線,紅外接收頭不導通,E管腳輸出低電平,接近GND。

圖10 ST188常用電路圖
3.2.2 脈搏測量部分仿真
脈搏部分Multisim仿真如圖11所示。
如圖所示,電路的輸入部分接上圖的OUT引腳,利用LM358進行信號的放大、濾波和整流,將輸入的信號轉換成方波,方便單片機進行計數。
當輸入1HZ,20mv的正弦信號,轉換的結果如圖12所示。

圖11 脈搏部分電路仿真

圖12 脈搏部分仿真結果
3.3 LCD顯示電路的設計
3.3.1 LCD1602簡介
1腳:Vss,電源地。
2腳:Vdd,電源正極。
3腳:Vee,液晶顯示器對比度調整端,接電源端時,對比度最弱,接地時對比度最高。對比度過高會產生“鬼影”,使用時,可通過一個10KΩ的電位器調整對比度。
4腳:RS,數據/命令選擇端,高電平時選擇數據寄存器,低電平時,選擇指令寄存器。
5腳:R/
,讀寫信號線。高電平時進行讀操作,低電平時進行寫操作。4腳和5腳聯合作用的功能如表2所列。
6腳:E,使能端。當E端為下降沿時,液晶模塊寫指令或寫數據;當E為高電平時,為讀狀態或讀數據。表3所列為4~6腳共同作用實現的功能。
7~14腳:DB0~DB7,8位雙向數據線。
15腳:背光源正極。
16腳:背光源負極。
表2 4腳和5腳共同作用實現的功能表
| R/ | |
| | |
| | |
| | |
| | |
表3 4~6腳共同作用實現的功能表
| R/ | | |
| | | |
| | | |
| | | |
| | | |
清屏指令;
光標歸位指令;
進入模式設置指令;
顯示開關控制指令;
設定顯示屏或光標移動方向指令;
功能設定指令等。
3.3.2 LCD1602與單片機連接電路圖
1602與單片機連接如圖13所示。

圖13 LCD1602與單片機連接圖
四、軟件設計
4.1主程序流程圖
4.2部分程序
部分程序如圖14所示。


圖14 部分程序
五、結論
通過這次設計的多參數床邊監護系統,對單片機的認知更進一步,在剛開始的時候因為資料沒有查找清楚,浪費了一個月的時間在DS18B20上面,經過老師的指導,才意識到溫度傳感器不能夠準確的測量溫度值,存在很大的誤差。需要用到熱敏電阻進行AD轉換讀取溫度值。在得到新的方案后開始設計電路圖進行編程,在編程仿真過程中,存在一個溫度值一直無法準確讀出的問題,經過自己一天的查找,發現問題在AD轉換結束后的查表部分,所以經過半天的修改,因為調用子程序過多,導致問題的出現,所以及時的將程序改成順序結構,減少子程序的調用,這么做雖然沒有問題,但增加了程序,占用的內存也會變多,對于存在的這一問題將會在以后的學習中進一步改進。通過這次課設,學到了一下幾個方面:首先。得到一個問題之后要及時的查找資料,找到最適合這個問題的設計,不能因為偷懶減少計算量而使用不精確的元件,其次就是遇到問題要冷靜的分析問題,不能焦躁,一步一步的將問題拆分,細化,找到問題的所在。最后,要學會自主分析,不能輕信他人的語言,本次課設屬于你自己的課設,別人只是給你提意見,并不能夠完整的理解你所設計的問題,如果百分百的相信他人,那么你自己什么都沒有學會,而且容易被誤導。以上就是我對本次設計的總結。
附錄一
源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