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FPGA,是這幾年來自己東奔西跑的一個縮影。
2007年下半年,我讀大二,當時學的是EDA技術這門課,主要講述了VHDL和MAX+PLUS II 的應用,但是用得是Altera 的MAX+PLUS II10.0開發環境以及EPF10K10TC144系列的CPLD。但是當時學的不是很好,特別是VHDL搞得我暈頭轉向的。
以后,就再也很少接觸FPGA,但是且激起了我的興趣。
時間很快就到了大二暑假,自己通過自己用單片機做的數字頻率計參加了學校為電子設計大賽組織的培訓班,在哪里我接到了不一樣的東西,開始學習Quartus II,當時用的是6.0版本,還有學校面的Cyclone 系列的EP1C6和EP2C8兩塊開發板,開始了自學的之路。但是我除了自己學習外,還要教老師,因為當時參加培訓的老師多是年輕老師,有經驗的老師又不愿參加,不懂得話,四處找答案,上網問人。憑著自己的一股鉆勁,花了很多時間,軟件用的是相當清楚的。當時FPGA的Cyclone I的發熱量,相當大,大熱天的待機幾分鐘,就燙手!
不知不覺,自己來到了上海,隨著時間的流逝,當時到上海的熱情開始褪去,也開始思考自己以后的路,于是我又想起來了FPGA,這次開始總基礎好好學起,同時改學容易上手的Verliog HDL語言,并在09年10月份,花了大半個月的工資1000RMB買了塊開發板,自己動手實踐。
因為到此時,絕大部分都是自己自學的,缺乏系統化。經過比較,選取一家培訓機構,抽10年4月至5月的雙休日日參加學習,但是花了6000多。
最后,我越8月25日離開了上海,來到了南京。
未來,與FPGA同行,加油!
寫到最后,想起來這幾年來自己的FPGA之路,自己的感覺是,繞了很多灣,走了很多路,付出了很多時間,但是自己沒有放棄,最終走上這條路。
珍惜現在的機會和所有擁有的資源,不斷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