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機原理及接口技術的習題總綱
《微機原理及接口技術》(閉卷)期末復習提綱
一、考試章節范圍:
考試范圍大體為:教材第1-10章,為減輕大家復習負擔,以下內容不用復習:
第1章:1.2-1.6
第2章:2.6
第3章:3.2.1、3.2.2(五)
第4章:4.1.1每個并行口的內部結構和工作原理
第5章:無
第6章:6.4、6.6
第7章:7.2、7.3
第8章:8.4
第9章:9.2
二、考試題型:
A卷(期末試卷),考試時間90分鐘
一.填空題(20分): 20空,每空1分(注意后面知識點中帶紅色標記的文字)
二.選擇題(10分):10小題,每題1分
三.綜合題(10分)10空,每空1分
考點1:指出給定匯編指令的尋址方式(注意題意是指源操作數還是目的操作數),5小題,每題1分
考點2:指出給定匯編指令的錯誤,并改正,5小題,每題1分
四.簡答題(24分):4小題,每題6分
五.程序閱讀填空題(20分):2個小題,共10空,每空2分
考點:給出兩段完整的匯編程序和C51程序,要求指出其中某些語句的作用及整個程序的功能。
匯編程序:在片內RAM之間、或片外RAM之間、或片內與片外RAM之間進行N個數據的批量傳送(3選1)。
C51程序:某并行口外接八個LED燈的控制,例如按鍵未按下時流水燈輪流點亮,流水時間可通過定時/計數器進行硬軟件結合延時,按鍵一旦按下則通過中斷函數實現八個燈同時閃爍多次。
六.編程題(16分):1題,(要求編出完整的程序,匯編或C51任選)
考點:給定單片機的晶振頻率,利用定時/計數器工作于某給定方式,實現要求的延時,并通過中斷方式由P1.0輸出一方波。具體包括定時/計數器和中斷相關的寄存器(如TMOD、TCON、IE、IP等)的設置、計數初值的計算、定時器的初始化和啟動、中斷函數的編寫、以及如何實現方波等。
B卷(補考試卷),考試時間90分鐘
和A卷題型、分值和考點均類似。
三、成績比例:
期末考試成績: 65%
平時考勤、作業等:15%
實驗:20%
四、各章需掌握的知識點:
第1章 單片機概述
1. 掌握單片機應用系統的開發過程(步驟:設計電路圖→制作電路板→程序設計→硬軟件聯調→程序下載→產品測試)。 2. 掌握利用Keil 軟件開發應用程序的步驟:打開Keil 軟件的IDE→建立工程文件→建立并添加匯編源文件或C源文件→配置工程的相關屬性→程序調試,無誤則生成HEX文件→燒寫到單片機ROM并硬軟件聯調。 3. 參看習題:(8)
第2章 單片機的硬件系統結構
1. 掌握單片機的定義(即單片機的組成部分)。 2. 熟悉并記憶AT89S51單片機的基本組成和資源配置、常用信號引腳及含義,例如熟悉片內RAM和ROM的容量,以及最大能擴展的空間范圍,熟悉ALE和PSEN引腳的作用等。 3. 掌握單片機最小系統電路(除單片機和電源外,還包括時鐘電路和復位電路)。 4. 理解AT89S51晶振頻率、時鐘周期(晶振周期)及機器周期(完成一個基本操作所需要的時間)的數量關系。AT89S51復位信號為高電平有效;AT89S51復位后的初始化狀態:各寄存器的值(SP=07H、P0~P3=FFH、SBUF不定,其余均為0)。 5. 掌握AT89S51單片機片內RAM的配置及尋址空間和容量:熟練掌握片內RAM低128字節的分區:工作寄存器區(能根據當前工作寄存器組號來確定實際的RAM地址)、位尋址區、用戶數據緩沖區及范圍。特殊功能寄存器SFR的地址分布范圍:在片內RAM高128字節地址中離散分布,注意能位尋址的SFR的特點;片外RAM尋址空間和容量。注意片內和片外RAM是分別編址的,邏輯上是獨立的。 6. 掌握程序狀態字寄存器PSW的作用,以及其各位的含義及作用,例如CY位的作用及其在位操作中的作用。理解16位的程序指針PC的作用及其存放內容,理解其尋址空間。 7. 掌握AT89S51單片機ROM的配置及尋址空間:注意EA引腳(因8031單片機必須外擴ROM,故EA必須接低電平)、PSEN、ALE引腳的作用;ROM低端的幾個特殊地址及作用(哪個中斷源的入口地址)。注意片內和片外ROM是統一編址的,邏輯上是統一的。 8. 參看習題:一、二、三(2)、(3)、(4)、(6)
第3章 單片機程序設計
1. 掌握AT89S51的七種尋址方式(立即數尋址、直接尋址、寄存器尋址、寄存器間接尋址、變址尋址、相對尋址、位尋址),能判斷指令中源操作數或目的操作數采用何種尋址方式。掌握指令系統中各指令的格式,特別注意其源操作數或目的操作數的約束條件。 2. 掌握數據傳送類指令;熟練掌握MOV、MOVX、MOVC指令的格式、應用和區別,分別用于訪問什么存儲器。例如片內RAM之間、片外RAM之間、片內和片外RAM之間的數據塊傳遞(見PPT或教材例3-29);熟悉PUSH、POP堆棧操作指令的使用以及相應的數據如何入棧出棧、堆棧指針SP如何變化。 3. 掌握算術運算類指令:熟練掌握加法指令(ADD、ADDC、INC)、減法指令(SUBB、DEC)的使用。特別注意各指令執行完后對PSW中各位的影響(如CY、P、AC、OV等位的變化)。掌握MUL和DIV指令的使用。
4. 掌握邏輯運算與循環類指令:熟練掌握邏輯運算指令(ANL、ORL、XRL、累加器清0指令CLR和累加器取反指令CPL)、累加器循環移位指令(RR、RRC、RL、RLC)的使用。
5. 掌握控制轉移類指令:熟練掌握各無條件轉移指令(AJMP、LJMP、SJMP、JMP)的跳轉范圍和區別、條件轉移指令(累加器判0轉移JZ、JNZ;CJNE、DJNZ指令;子程序調用指令ACALL和LCALL;子程序返回RET指令)的使用;空操作指令NOP的使用。
6. 掌握位操作類指令:熟練掌握位傳送指令(MOV,要C參與)、位狀態設置指令(位清0指令CLR、位置位指令SETB)、位邏輯運算指令(ANL、ORL、CPL)、位條件轉移指令(判CY位轉移指令JC、JNC;判位轉移指令JB、JNB、JBC)的使用。
7. 掌握AT89S51匯編語言的語句格式、常用偽指令。掌握匯編語言程序的三種基本結構,即順序結構、分支結構、循環結構的匯編程序設計及子程序設計。能讀懂匯編語言源程序,弄清楚每條指令的含義,以及整段匯編程序的功能。
8. 掌握C51語言的三種基本結構(順序、選擇、循環結構)及編程方法。掌握C51常用的數據類型及其長度、值域。掌握C51的基本語法,包括各種運算符和表達式、一維數組等。掌握函數及中斷服務函數的編寫方法。能讀懂C51源程序,弄清楚每句代碼的含義,以及整段C51程序的功能。 9. 參看習題:匯編(一)、(二)、(三)、(四)、(六)、C51(一)
第4章 AT89S51并行端口的原理及應用
1. 掌握四個并口P0、P1、P2、P3的功能。注意P0口直接做輸出口時,必須外接上拉電阻,其他三個并行口不用。四個并行口做輸入時,必須先向并行口輸出高電平“1”,才能正確讀入外設的狀態。掌握P3口的第二功能引腳的含義。 2. 掌握通過并行口來驅動LED燈的方法。例如流水燈控制。能編程實現8路LED燈流水燈,或使全部LED燈亮滅閃爍,或使低4位和高4位LED交替亮滅閃爍等(可參看實驗中的跑馬燈程序) 3. 參看習題:一、二、四(1)
第5章 AT89S51單片機的中斷系統
1. 熟練掌握AT89S51的中斷系統的結構:5個中斷源及申請中斷的條件和方式;熟悉中斷系統所涉及的寄存器包括TCON、SCON、IE、IP。掌握定時/計數器控制寄存器TCON和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CON,熟記寄存器各位的含義及設置方法(理解中斷請求信號的兩種觸發方式:電平觸發和脈沖觸發);掌握中斷允許寄存器IE和中斷優先級寄存器IP各位的含義及設置方法。掌握5個中斷源的自然優先級的順序。掌握單片機對中斷優先級的處理原則。 2. 注意5個中斷源的中斷入口地址是什么、中斷響應函數的編寫方法。掌握中斷的初始化編程。掌握5個中斷源對應的引腳是P3口哪些引腳。 3. 參看習題:一、二、三(1)、(2)、(4)、(5)
第6章 AT89S51單片機的定時器/計數器
1. 熟練掌握AT89S51的定時/計數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注意是2個16位的加1定時/計數器T0、T1)。熟悉T0、T1包括了如下一些相關的寄存器:工作方式寄存器TMOD、控制寄存器TCON和數據寄存器TH0、TL0,TH1、TL1,熟記TMOD和TCON寄存器各位的含義及設置方法(注意是否可位尋址); 2. 掌握定時/計數器的四種工作方式(方式3不考慮)的含義、每種工作方式下的位數、應用,能根據題意計算各種工作方式下定時器的初值、以及如何裝載初值到THi和TLi;能根據給定的晶振頻率計算各工作方式下最長的定時時間; 3. 掌握定時/計數器的硬件初始化設置和編程方法(設置TMOD的方式控制字、計算初值并載入、啟動定時/計數)。注意:與定時器相關的寄存器有TCON、TMOD、THi、TLi。 4. 注意AT89S51的定時/計數器分別做定時和計數用時的區別,包括統計脈沖的對象不同,計數頻率不同等。 5. 參看習題:一、二、三、四(2)
第7章 顯示與鍵盤
1. 熟悉通過并口驅動LED數碼管的方法;掌握共陽極或共陰極LED數碼管顯示某字形時的字型碼如何得到。 2. 掌握簡易秒表。 3. 掌握LED數碼管的靜態顯示和動態顯示,及其特點和實現方法。 4. 掌握單片機與獨立按鍵的接口,及按鍵中斷程序。 5. 參看習題:一、二(2)、(3)
第8章 AT89S51單片機的串行口
1. 熟悉串行通信的基本知識;異步通信幀格式。 2. 熟悉與串行口相關的寄存器: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CON和電源控制寄存器PCON,熟記寄存器各位的含義及設置方法。 3. 熟悉AT89S51串口有四種工作方式(掌握方式0和方式1即可,方式2、3不考慮);注意方式0和方式1下TXD和RXD引腳的作用分別是什么。注意方式0為一種串行口擴展并行口的方式。熟悉四種工作方式中哪些方式的波特率是固定,哪些是可變的(與T1的溢出率有關)。 4. 參看習題:一、二(1)、(4)
第9章 AT89S51單片機系統的擴展
1. 掌握存儲器芯片符號的含義,能由芯片符號獲取其容量、數據線條數、地址線條數等信息。如EPROM中的2764(8K×8b,或8KB),RAM中的62C64(8K×8b,或8KB),主要掌握這兩種芯片的地址線和數據線條數等特性,以及擴展時需用到的主要引腳信號。 2. 能在給定條件下進行存儲器的擴展(包括EPROM或RAM的擴展),能正確畫出存儲器與CPU系統總線的連接原理圖,并能寫出各存儲器芯片的地址范圍。注意74LS373在存儲器擴展中的作用和接法。 3. 參看習題:一、二
第10章 AT89S51單片機的模擬量接口
1. A/D和D/A轉換器的作用。 2. 熟悉DAC0832的3種工作方式:單緩沖、雙緩沖、直通。 3. 掌握ADC0809的從啟動轉換到結束的過程,以及轉換結束信號(EOC引腳給出) 4. 給定某A/D轉換器的位數及電壓范圍,能求出其電壓分辨率。 5. 參看習題:無
五、復習方法:
1. 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方法的理解和應用,特別是前面給出的各章知識點,一定要復習到位。沒提到的知識點可基本不用復習。 2. 各章涉及到的匯編和C51語言語法需要熟悉和掌握,基本的匯編和C51程序要能讀懂。 3. 程序重點復習以下內容:①并行口驅動8路LED燈,實現流水燈或閃爍;②并行口接數碼管顯示(如秒表);③通過按鍵,申請外部中斷,在中斷函數中實現LED燈同時閃爍;④軟件延時;⑤定時/計算器實現硬軟件結合延時,并在某口線輸出方波信號。教材中其他太長的程序就不用看了。 4. 復習時結合教材和PPT課件和實驗時的程序來復習。
六、其他注意事項:
1. 考試時間:7月9日(18周周四)上午 2. 答疑時間:7月7日(18周周二)上午10:00-11:30,ZB408,請在最后一次課請提交所有實驗報告和作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