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移植類。
這里是我暫未想好分類的存放區。
1 硬件移植
入門級 STM32F0 與通用 STM32F1xxx 系列的各引腳兼容。所有外設共用這兩個產品系列的
相同引腳,但二者在封裝上存在微小差別。從 STM32F1 系列轉換到 STM32F0 系列非常簡
單,因為只有少數引腳受到影響(表 2 中用粗體指出了受影響的引腳)。
PB2 適用于 STM32F05x,而 NPOR 適用于 STM32F06x。
除非用戶為應用程序在 VSS/VDD 2 和 4 位置處使用了 2 個或 4 個 GPIO,否則從 F1 移植到F0 時不會影響引腳排列,具體取決于使用的封裝。
2 啟動模式兼容性
F0 系列與 F1 系列上啟動模式的選擇方式不同。F0 不再使用兩個引腳進行此設置,而是從存儲器地址 0x1FFFF800 處的用戶選項字節的選項位來獲取 nBOOT1 值。利用 BOOT0 引腳,F0 系列可以選擇與主 Flash、SRAM 或系統存儲器對應的啟動模式。表 3 中匯總了用于選擇啟動模式的不同配置。
外設移植
如表 3 所示,共有三類外設。除非外設實例不復存在,否則,無需任何修改便可通過專用固件庫支持通用外設。當然,用戶可以更改實例和所有相關特性(時鐘配置、引腳配置、中斷/DMA 請求)。
ADC、RCC 和 RTC 等已修改的外設與 F1 系列的對應外設有所不同,因此,應更新這些外設以便有效利用 F0 系列提供的增強功能和全新特性。在 F0 系列中,上述已修改的所有外設均經過改進,有效減小了硅片面積,從而可為經濟型最終產品帶來先進的高端功能,并修正 F1 系列存在的某些局限。
STM32 產品交叉兼容性
STM32 系列內置一組外設,這組外設可分為三類:
● 第一類是根據定義適用于所有產品的外設。這些外設都相同,因此它們具有相同的結構、寄存器和控制位。移植后,無需進行任何固件更改,便可在應用程序級別上保持相同的功能。所有特性和行為均保持不變。
● 第二類是指由所有產品共用的外設,但其中存在微小差別(通常是對新特性的支持)。從一個產品移植到另一個產品的過程非常簡單,無需進行大量新的開發工作。
● 第三類是指從一個產品移植到另一個產品后發生顯著變化的外設(新架構、新特性...)。對于這類外設,若要進行移植,需要在應用程序級別進行全新開發。表 4 給出了這種分類的總覽。
完整的pdf格式文檔51黑下載地址:
從 STM32F1 移植到 STM32F0.pdf
(2.09 MB, 下載次數: 179)
2018-5-25 10:59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清晰,書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