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聯諧振實驗報告包含電路圖,實驗數據,實驗結果
大學實驗報告
院系:電子信息學院 班級:16通信工程 姓名:袁* 學號:16128404014 指導老師:金* 同組實驗者:無 實驗日期:2018
實驗名稱:串聯諧振電路 基 礎 實 驗 - 加深對串聯諧振電路條件及特性的理解.
- 掌握諧振頻率的測量方法.
- 理解電路品質因數Q和通頻帶的物理意義及其測定方法.
- 測定RLC串聯諧振電路的頻率特性曲線.
- 深刻理解和掌握串聯諧振的意義及作用.
- 掌握電路板的焊接技術以及信號發生器、交流毫伏表等儀表的使用方法.
- 掌握Multisim軟件中的Function Generator Voltmeter、Bode Plotter等儀表的使用方法以及AC Analysis等SPICE的仿真分析方法.
- 掌握Origin軟件的使用方法.
RLC串聯電路如圖3.6.1所示,改變電路參數L、C或電源頻率時,都可能使電路發生諧振. 該電路的阻抗使電源角頻率 的函數 (3.6.1) 當 時,電路中的電流與激勵電壓同向,電路處于諧振狀態. 諧振角頻率 ,諧振頻率 . 諧振頻率僅與元件L、C的數值有關,而與電阻R和激勵電源的角頻率 無關.當 時,電路呈容性,阻抗角 ;當 時,電路呈感性,阻抗角 . - 回路阻抗
, 為最小值,整個回路相當于一個純電阻電路. - 回路電路
的數值最大, - 電阻的電壓
的數值最大, - 電感上的電壓
與電容上的電壓 數值相等,相位相差180°,
電路發生諧振時,電感上的電壓(或電容上的電壓)與激勵電壓之比稱為電路的品質因數Q,即 (3.6.2) 定義回路電流下降到峰值的0.707時所對應的頻率為截至頻率,介于兩截止頻率間的頻率范圍為通頻帶B,即 (3.6.3) 電路中電壓與電流隨頻率變化的特性稱為頻率特性,它們隨頻率變化的曲線稱為頻率特性曲線,也稱為諧振曲線. Q值越大,曲線尖峰值愈陡峭,其選擇性就愈好,但電路通過的信號頻帶越窄,即通頻帶越窄. - 計算機一臺.
- 通用電路板一塊.
- 低頻信號發生器一臺.
- 交流毫伏表一臺.
- 雙蹤示波器一臺.
- 萬用表一只.
- 可變電阻一只.
- 電阻、電感、電容若干(電阻1000Ω,電感10mH、4.7mH,電容100nF).
- 創建電路:從元器件庫中選擇可變電阻、電容、電感創建如圖3.6.4所示的電路.
圖3.6.4 串聯諧振電路 - 分別用Multisim軟件(AC仿真、波特表、交流電壓表均可)測量串聯諧振電路的諧振曲線、諧振頻率、-3dB帶寬.
- 當電阻
時,用Multisim軟件仿真串聯諧振電路的諧振曲線、觀測R對Q的影響. - 利用諧振的特點設計選頻網絡,在串聯諧振電路(
上輸入頻率為3.5kHz、占空比為30%、脈沖幅度為5V的方波電壓信號,用Multisim軟件測試諧振電路輸入信號和輸出信號(電阻上電壓)的頻譜,并觀察兩者的差別.
- 測量元件值,計算電路諧振頻率和品質因數Q的理論值.
- 在電路板上根據圖3.6.1焊接電路,信號電壓有效值設置為1v
- 用兩種不同的方法測量電路的
值. - 測試電路板(交流電壓表)上串聯諧振電路的諧振曲線、諧振頻率、-3dB帶寬.
- 隨頻率變化,測量電阻電壓、電感電壓、電容電壓的值,按表3.6.1記錄所測數據.
表3.6.1 RLC電路響應的諧振曲線的測量 - Multisim仿真.
- 創建電路:從元器件庫中選擇可變電阻、電容、電感創建如圖3.6.4所示的電路.
圖3.6.4 串聯諧振電路
- 分別用Multisim軟件(AC仿真、波特表、交流電壓表均可)測量串聯諧振電路的諧振曲線、諧振頻率、-3dB帶寬.
諧振頻率為7.197kHz -3dB帶寬為33.749kHz(35.277-1.528) (3) 當電阻 時,用Multisim軟件仿真串聯諧振電路的諧振曲線、觀測R對Q的影響. 結論:R越大,Q越小 - 利用諧振的特點設計選頻網絡,在串聯諧振電路(
上輸入頻率為3.5kHz、占空比為30%、脈沖幅度為5V的方波電壓信號,用Multisim軟件測試諧振電路輸入信號和輸出信號(電阻上電壓)的頻譜,并觀察兩者的差別.
在Multisim上畫出如上圖所示 結論:由諧振電路輸入信號和輸出信號的頻譜可知,輸出信號已出現失真。 - 測量元件值,計算電路諧振頻率和品質因數Q的理論值.
電路諧振頻率: 品質因數: - 在電路板上根據圖3.6.1焊接電路,信號電壓有效值設置為1v
- 用兩種不同的方法測量電路的
值.
- 維持信號源的輸出幅度不變,令信號源的頻率由小逐漸變大,測量R兩端的電壓
,當 的讀數為最大時,讀得的頻率值即為電路的諧振頻率 .讀到的 最大值為710mV,此刻的頻率值為 . - 根據電路發生諧振時,輸入信號和電阻電壓相位一致的特性,將這兩路信號分別接入示波器的兩個通道,并把示波器設定在X-Y模式.調節輸入信號發生器的信號頻率,可以在示波器上看到一個極距變化的橢圓,當橢圓變成一條直線時,此時的電路發生了諧振,輸入信號的頻率就是諧振頻率.此刻輸入信號的頻率為
.
- 測試電路板(交流電壓表)上串聯諧振電路的諧振曲線、諧振頻率、-3dB帶寬.
測得 ,BW=3.5kHz. - 隨頻率變化,測量電阻電壓、電感電壓、電容電壓的值,按表3.6.1記錄所測數據.
表3.6.1 RLC電路響應的諧振曲線的測量 要控制變量,控制輸出電壓恒定,改變輸出頻率。 - 諧振時,是否有
及 成立?試分析其原因.
有 及 成立,且大小相同相位相反。因為諧振時端口對外呈純阻性,而電感上的電壓超前于電阻90°,電容上的電壓落后于電阻90°.
完整的Word格式文檔51黑下載地址:
串聯諧振實驗報告.docx
(135.34 KB, 下載次數: 30)
2018-6-10 13:22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下載積分: 黑幣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