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C熱敏電阻經典應用
PTC 熱敏電阻 PTC 是 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的縮寫,意思是正的溫度系數,泛指正溫度系數很大的 半導體材料或元器件.通常我們提到的 PTC 是指正溫度系數熱敏電阻,簡稱 PTC熱敏電阻.PTC 熱敏電 阻是 一種典型具有溫度敏感性的半導體電阻,超過一定的溫度(居里溫度)時,它的電阻值隨著溫度的升高呈階躍 性的增高. 陶瓷材料通常用作高電阻的優良絕緣體,而陶瓷 PTC 熱敏電阻是以鈦酸鋇為基,摻雜其它的多晶陶瓷 材料制造的,具有較低的電阻及半導特性.通過有目的的摻雜 一種化學價較高的材料作為晶體的點陣元來 達到的:在晶格中鋇離子或鈦酸鹽離子的一部分被較高價的離子所替代,因而得到了一定數量產生導電性的 自由電子.對 于 PTC 熱敏電阻效應,也就是電阻值階躍增高的原因,在于材料組織是由許多小的微晶構成的, 在晶粒的界面上,即所謂的晶粒邊界(晶界)上形成勢壘,阻礙電 子越界進入到相鄰區域中去,因此而產生高 的電阻.這種效應在溫度低時被抵消: 在晶界上高的介電常數和自發的極化強度在低溫時阻礙了勢壘的形 成并使電子可以自由地流動.而這種效應在高溫時,介電常數和極化強度大幅度地降低,導致勢壘 及電阻大幅度地增高,呈現出強烈的 PTC 效應. PTC 熱敏電阻與溫度的依賴關系(R-T 特性) 電 阻-溫度特性通常簡稱為阻溫特性,指在規定的電壓下,PTC 熱敏電阻零功率電阻與電阻體溫度之 間的依賴關系。零功率電阻,是指在某一溫度下測量 PTC 熱敏 電阻值時,加在PTC 熱敏電阻上的功耗極低, 低到因其功耗引起的 PTC 熱敏電阻的阻值變化可以忽略不計.額定零功率電阻指環境溫度 25℃條件下測得 的零功 率電阻值. 表征阻溫特性好壞的重要參數是溫度系數 α ,反映的是阻溫特性曲線的陡峭程度。溫度系數 α 越 大,PTC 熱敏電阻對溫度變化的反應就越靈敏,即 PTC 效應越顯著,其相應的 PTC 熱敏電阻的性能也就越 好, 使用壽命就越長。PTC 熱敏電阻的溫度系數定義為溫度變化導致的電阻的相對變化. α = (lgR2-lgR1)/(T2-T1)一般情況下,T1 取 Tc+15℃, T2 取 Tc+25℃來計算溫度系數。 Rmin : 最小電阻 , Tmin: Rmin時的溫度, RTc : 2 倍Rmin, Tc : 居里溫度 電壓和電流的關系(V-I 特性) 電壓-電流特性簡稱伏安特性,它展示了 PTC 熱敏電阻在加電氣負載達到熱平衡的情況下,電壓與電流 的相互依賴關系。 PTC 熱敏電阻的伏安特性大致可分為三個區域: 在 0-Vk 之間的區域稱為線性區,此間的電壓和電流的關系基本符合歐姆定律,不產生明顯的非線性 變化,也稱不動作區。在 Vk-Vmax 之間的區域稱為躍變 區,此時由于 PTC 熱敏電阻的自熱升溫,電阻值產 生躍變,電流隨著電壓的上升而下降,所以此區也稱動作區。在 VD 以上的區域稱為擊穿區,此時電流隨著 電壓 的上升而上升, PTC 熱敏電阻的阻值呈指數型下降,于是電壓越高,電流越大,PTC 熱敏電阻的溫度 越高,阻值越低,很快導致 PTC 熱敏電阻的熱擊穿。伏安特性是過載保護 PTC 熱敏電阻的重要參考特性。 電流和時間的關系(I-t 特性) 電流-時間特性是指 PTC 熱敏電阻在施加電壓的過程中,電流隨時間變化的特性。開始加電瞬間的電 流稱為起始電流,達到熱平衡時的電流稱為殘余電流。 一定環境溫度下,給 PTC 熱敏電阻加一個起始電流(保證是動作電流),通過 PTC 熱敏電阻的電流降低到 起始電流的 50%時經歷的時間就是動作時間.電流-時間特性是自動消磁 PTC 熱敏電阻、延時啟動 PTC 熱敏 電阻、過載保護 PTC 熱敏電阻的重要參考特性。 應用一 晶體管溫度補償電路 晶體管的主要參數,如電流放大倍數、基極-發射極電壓、集電極電流等,都與環境溫度密切相關。因 此,在晶體管電路中需要采取必要的溫度補償措施,才能獲得較高的穩定性和較寬的使用環境溫度范圍。 采用 NTC 熱敏電阻器的晶體管溫度補償電路,普遍存在高溫(一般在 50℃以上)補償不足、輸入阻抗
隨溫度升高而下降,功耗較大等缺點。PTC 熱敏電阻 晶體管溫度補償電路能克服上述缺點,擴大晶體管使 用環境溫度范圍。
圖(a)(b)(c) 為三種不同接法的晶體管基本補償電路,適用于不同的晶體管及工作電流,以求保證在較 寬的溫度范圍內的最佳補償效果。此外,圖 2.1.1(b)和圖 2.1.1(c)除有穩定工作電流的作用外, 還兼有 過熱過流保護的功能,即當電流或環境溫度超過設定值時,RT 阻值劇增,從而使使晶體管截止。
圖中為采用 PTC 熱敏電阻的晶體管放大電路。 圖中 RT 為 25℃時阻值 180Ω 的 PTC 熱敏電阻,當環境 溫度變化時,其阻值隨之變化使晶體管發射極電壓呈反向變化,從而使集電極電流保持穩定。 應用二 測溫控溫電路 本測溫控溫電路適用于家用空調、電熱取暖器、恒溫箱、溫床育苗、人工孵化、農牧科研等電熱設 備。 其使用溫度范圍是 0~50℃,測控溫精度為±(0.2~0.5)℃. 2.2.1 原理電路 本測溫控溫電路由溫度檢測、顯示、設定及控制等部分組成,見圖 2.2.1。圖中 D1~D4 為單電源四運 放器 LM324 的四個單獨的運算放大器。 RT1~RTn 為 PTC 感溫探頭,其用量取決于被測對象的容積。 RP1 用 于對微安表調零,RP2 用于調節 D2 的輸出使微安表指滿度。S 為轉換開關。
由 RT 檢測到的溫度信息, 輸入 D1 的反饋回路。 該信息既作為 D2 的輸入信號, 經 D2 放大后通過 微安表顯示被測溫度;又作為比較器 D4 的同相輸入信號,與 D3 輸出的設定基準信號,構成 D4 的差模輸入 電壓。 當被控對象的實際溫度低于由 RP3 預設的溫度時,RT 的阻值較小,此時 D4 同相輸入電壓的絕對值小 于反相輸入電壓的絕對值,于是 D4 輸出為高電位,從而使晶體管 V 飽和導通,繼電器 K 得電吸合常開觸 點 JK,負載 RL 由市電供電,對被控物進行加熱。 當被控對象的實際溫度升到預設值時, D4 同相輸入電壓的絕對值大于反相輸入電壓的絕對值, D4 的輸出為低電位,從而導致 V 截止,K 失電釋放觸點 JK 至常開,市電停止向 RL供電,被控物進入恒溫階 段。 如此反復運行,達到預設的控溫目的。 2.2.2 主要元器件選擇 本測溫控溫電路選用 PTC 熱敏電阻為感溫元件,該元件在 0℃時的電阻值為 264Ω, 制作成溫度傳感 器探測頭,按圖 2.2.2 線化處理后封裝于護套內,其電阻-溫度特性見圖 2.2.3. 線化后的 PTC 熱 敏電阻感溫探頭具有良好的線性,其平均靈敏度達 16Ω/℃左右。 如果采用數模轉換網 絡、與非門電路及數碼顯示器, 替代本電路的微安表顯示器,很容易實現遠距離多點集中的遙測。繼電器
的選型取決于負載功率。為便于調節,RP1~RP4 選用線性帶鎖緊機構的微調電位器。 2.2.3 安裝與調試 調試工作主要是調整指示器的零點和滿度指示。 先將 S 接通 R0,調節 RP1 使微安表指零,于此同時, 調節 RP4 使其阻值與 RP1 相同,以保持 D1 與 D4 的對稱性。然后將 S 接通 R1,調節 RP2 使微安表指滿度。 最后,按 RT 的標準阻-溫曲線, 將 RP3 調到與設定溫度相應的阻值,即可投入使用。 應用三 過熱保護電路 生產中所用的自動車床、電熱烘箱、球磨機等連續運轉的機電設備,以及其它無人值守的設備, 因為 電機過熱或溫控器失靈造成的事故時有發生,需要采取相應的保安措施。PTC 熱敏電阻過熱保護電路能夠 方便、有效地預防上述事故的發生 。 2.3.1 原理電路 圖 2.3.1 是以電機過熱保護為例,由 PTC 熱敏電阻和施密特電路構成的控制電路。圖中,RT1、RT2、 RT3 為三只特性一致的階躍型 PTC 熱敏電阻 器,它們分別埋設在電機定子的繞組里。 正常情況下,PTC 熱 敏電阻器處于常溫狀態,它們的總電阻值小于 1KΩ。此時,V1 截止,V2 導通,繼電器 K 得電吸合常開觸 點,電機由市電供電運轉。 當電機因故障局部過熱時,只要有一只 PTC 熱敏電阻受熱超過預設溫度時,其阻值就會超過 10KΩ 以 上。 于是 V1 導通、V2 截止,VD2 顯示紅色報警,K 失電釋放,電機停止運轉,達到保護目的。
2.3.2 主要元器件選擇 PTC熱敏電阻的選型取決于電機的絕緣等級。通常按比電機絕緣等級相對應的極限溫度低 40℃左右的 范圍選擇PTC熱敏電阻的居里溫度。例如,對于B1 級絕緣的電機,其極限溫度為 130℃,應當選居里溫度 90℃的PTC熱敏電阻。***(參數表 ? 過熱保護用PTC熱敏電阻) 繼電器 K 的選擇取決于電機的容量,圖 2.3.1 中的是 JRX-13F,觸點負載 0.5A,適合小型電機。RP 應選 帶鎖緊機構的電位器。 2.3.3 安裝與調試 推薦的安裝方式是將 PTC 熱敏電阻分別埋設在電機定子的繞組里。 調試方法是:將 PTC 熱敏電阻置于 恒溫箱中,設定溫度為 TK,調節 RP 使 PTC 熱敏電阻在 TK-5℃時,VD2 不亮,K不動作;在 TK+5℃時,VD2 燈亮,K 動作。鎖緊 RP 即可。 應用四 軸溫過熱保護電路 長期連續運轉的機電設備都離不開軸承、軸瓦。因軸溫過熱引起的故障時有發生。采用軸溫過熱保護電 路可以有效地防止惡性事故的發生。
2.10.1 原理電路 圖 2.10.1 是軸溫過熱保護電路原理圖。在正常情況下,調節 RP1 使 Ui<Uc/3,于是 IC 輸出為高電位, K 不動作常閉觸點得到維持。隨著軸溫的升高,RT 受熱阻值增大,導致Ui≥2Uc/3,位置 7 的輸出由高電位 翻轉為低電位。于是 K 得電拉開常閉觸點,切斷運轉設備的電源,使軸承或軸瓦得到保護。
2.10.2 主要元器件選擇 PTC 熱敏電阻 RT 是軸溫過熱保護電路的關鍵元件,該元件的常溫電阻值≤500Ω。PTC 熱敏電阻器密封 在里面,并保證與外殼有良好的熱傳導及電絕緣。 2.10.3 安裝與調試 PTC 熱敏電阻探頭緊固在易于發熱超溫的部位,使其頭部與被控對象接觸良好,建議在空隙處填充導 熱硅脂,以改善熱傳導條件。 應用五 液位控制電路 現有的金屬電極型液位監控器,由于檢測信號是液位和液質的函數,因此它的應用范圍受到一定限制。本 液位控制電路是以 PTC 熱敏電阻作為液位傳感元件,配備適當的護套可以用于各類液體的液位控制。 2.17.1 原理電路 本液位控制電路 由檢測、控制及執行機構組成。其工作原理如圖 2.17.1.圖中,CW140 為三端固定穩 壓集成塊(輸入電路略);兩只 PTC 熱敏電阻(RT1、RT2) 與 R1、R2 組成橋式液位檢測電路;TWH8778 電子開關與繼電器 K 組成控制電路;由光電耦合器 4N25 提供觸發信號;K 的觸點 Jk 與電磁閥組成執行電 路。 在正常情況下,RT1、RT2 均處于液體中,電橋平衡 Uab 為零,于是 4N25 截止,TWH8778 及 K 不動作, 觸點 Jk 常開,DF-1 關閉。當液位下降到使 RT1 露出液面時,PTC 熱敏電阻阻值迅速增大,于是電橋失去平 衡,4N25 導通,并觸發⑤使 TWH8778 導通,K 得電吸合 Jk,DF-1 開啟向儲液罐補充液體。當液位上升到使 RT1 浸入液體時,其阻值迅速減小,電橋自動平衡,4N25 截止,K 失電釋放 Jk,DF-1 關閉,停止輸入液體。
2.17.2 主要元器件選擇 RT1、RT2 是液位控制電路的關鍵部件。選擇居里溫度大于 60℃的 PTC 熱敏電阻。將其封裝在特制的探 頭中。
繼電器 K 的選擇取決于電磁閥的類型,這里以水電磁閥 DF-1 為例,選用了 JRX-18F 通用電磁繼電器. 2.17.3 安裝與調試 兩只 PTC 熱敏電阻器均安裝在液體罐的壁上。其中,RT1 裝在設定的上限液位處;RT2 裝在設定的下限 液位處。安裝前進行調試,方法是:將 RT1、RT2 的傳感頭浸入液體中,調節 RP 使 Uab 為零,指示燈 VD1 不亮。然后使 RT1 露出液面,調節 R5 至 VD1 亮、Jk 吸合,DF-1 動作。調試完畢后鎖緊 RP 及 R5,將 RT1、 RT2 安裝在設定的位置。
完整的pdf格式文檔51黑下載地址:
熱敏電阻應用.pdf
(293.37 KB, 下載次數: 19)
2018-9-8 20:05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下載積分: 黑幣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