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DragonHD 項目 1 使用說明/v1201
1 概述3
11 關于 DragonHD 3
12 工具界面 3
2 使用流程4
21 啟動工具 4
22 插拔設備 6
23 查看日志 8
24 停止檢測 8
25 保存/打開模板 8
3 其他事項11
1. 概述
1.1.關于 DragonHD
DragonHD 提供一種無需下載固件,即可快速對硬件進行檢測、診斷的工具手段。支持 1 拖 8,多平臺 通用,PCBA 裸板通過 USB 連接 PC 進入測試,每臺設備可單獨輸出 log,定位為診斷、連通性測試、穩定 性測試工具。
1.2.工具界面
2. 使用流程
2.1.啟動工具
雙擊 打開工具后,界面可分為 4 個區域,如下圖:
區域 1:操作區,工具的基本操作包含設置 DDR clk 頻率,設置循環次數和啟動/停止測試。
區域 2:平臺用例區,選擇平臺后該區域顯示選定平臺的所有用例,用戶可屏開,收縮和勾選需要測試的 用例。
區域 3:測試信息區,該區域顯示設備測試進度,測試狀態,測試結果和過程日志信息。 區域 4:軟件功能區,包含的操作包含打開配置模版,保存配置模板,更新升級,退出軟件。 勾選平臺/用例 點擊平臺下拉選擇框選定要測試的設備平臺,區域 2 將顯示選定平臺的所有用例,用戶勾選所需測試 的用例后,點擊“啟動”按鈕工具即進入設備檢測狀態,如圖:
2.2.插拔設備
工具進入設備檢測狀態后即可插入待測試設備,樣機按量產方法使設備進入測試狀態,運行前必須不 能同時運行其他燒錄工具如 phoenixsuit。首次使用的 USB 接口將會被記錄關聯,最多關聯 16 個 USB 接口, 用戶必須在 USB 接口首次關聯后記下 USB 口與設備號的關聯 ID,并在 USB 接口標記該 ID 號,如下圖插入 設備后被關聯的設備 ID 為 1(設備 1 的顯示由灰變黑),即在該 USB 接口貼上標號:1。此后從此 USB 接 口插入的設備信息都將記錄在“設備 1”一行。 注:USB 接口的關聯與機器相關,如需將工具打包發送或者需要清空關聯信息重新關聯,請退出工具 并刪除工具目錄下名為 fels.bin 的文件。
測試成功后結果顯示:
2.3.查看日志
在設備檢測的過程中,設備被拔出之前,用戶可隨時點擊設備號右邊的“查看 LOG”查看應對設備的 檢測日志。出現用戶誤操作情況: 1.過早拔出設備并希望查看拔出前的日志時,需要查看設備拔出前的日志信息,即需手動打開工具目 錄下的子目錄 LOG/,找到相應設備編號的日志文件打開即可。 2.拔出設備后又在工具處于檢測狀態下插進了新的設備,這種情況下如需查看之前拔出的設備日志信 息,即需手動打開工具目錄下子目錄 LOG/backup/,按設“備號-日期.txt”查找對應日志,工具只為每個 接口保留最后 10 次插拔設備的日志信息,更早的日志信息被永久刪除。
2.4.停止檢測
在檢測過程中如需停止檢測,以更新勾選用例或者其他操作,可在所有正在測試的設備完成或者拔出 后點擊“停止”按鈕,工具即退出檢測狀態,此時設備的插拔將不影響 USB 接口的關聯和日志的更新。
2.5.保存/打開模板
用戶在勾選完平臺/用例,填寫后頻率和循環次數后,可點擊區域 1 的“保存當前配置”按鈕將勾選 情況保存到特定文件,此后可在工具打開后點擊“導入配置”按鈕,選擇保存的模板文件,工具即恢復到 之前保存的狀態,無需再次勾選。
保存模板
打開保存的模板
3. 其他事項
工具打開時確保沒有設備連接,否則可能出現“無法啟動”的情況。
DRAM 測試工具應用指南
1 DRAM 測試工具應用聲明4
2 DRAM 測試相關設置4
21 基本設置:4
22 測試結果分析5
221 初始化失敗5
222 壓力測試失敗5
223 參數修改6
224 測試通過7
1.DRAM測試工具應用聲明
1.測試工具用于 DRAM硬件連通性和初步穩定性測試 2.測試工具不可代替 DRAM老化測試
工具優勢:
測試便捷:裸板連接 USB 即可測試。 快速定位硬件連通性:能快速定位焊接不良的顆粒(如 4*8 的顆粒可定位到具體某顆焊接不良)。 測試時間短:1MIN 可測試完一個 loop,可迅速測試出穩定性一般的 case(這些 case 上系統老化測試 可能需要幾小時才能 detect 出)。 調試問題便捷,對 DRAM 不穩定的板卡,工具端迭代修改參數測試,較上系統驗證節省 90%的時 間(上案桌系統修改參數驗證一輪短則 10 分鐘長則幾小時,工具端不到 3 分鐘)。
工具局限性: 因為測試時間短無法 cover 到所有不穩定的 case,這些 case 可能需長時間老化測試才能暴露問題, 所以本工具不能代替 DRAM 老化測試。 工具主要測試的是 DRAM 的 IO 性能,對 DRAM 內部 CELL 的物理特性測試有一定局限性(這部分 測試主要靠 DRAM 原廠保證),所以測試工具如作為黑片篩選有一定風險。
2.DRAM測試相關設置

2.1. 基本設置:打開 DragonHD 后,關注左側測試選項: 1、選取測試平臺(如測試 A64 就在平臺下拉列表選擇 A64);  2、調整 DDR頻率,一般以量產頻率為準(下拉列表選擇); 3、選擇循環測試次數,推薦 3 次; 4、勾選測試項,推薦全選(如 DDR3 就勾選 DDR3 菜單的所有測 試項); 5、按“啟動”然后使機器進入 efex 狀態(即燒寫固件狀態); 6、等待測試完成并查看 log。 7、(注:DragonHD 所有測試模塊必須使機器進入 efex 狀態,即 固件燒寫狀態方可使用,請勿同時開啟 PhoenixSuit等燒寫工具, 否則會導致測試失敗)
2.2.測試結果分析
2.2.1.初始化失敗
如下圖所示 LOG 標紅代表測試失敗,點擊查看 LOG 可以看到 dram init fail 即 dram 初始化失敗:
通過查看 log,可以看到通道 0 的 byte 1 及 byte 3 的 erro 標識為 1,說明錯誤出現在 byte 1 和 byte 3。 因此先要查看對應的原理圖和 PCB,確認是哪些 DRAM 顆粒可能存在問題: Byte1 和 byte3 對應的就是 DQS1 和 DQS3 的鏈接片子,可以確認 D3_U1 這里存在問題,通過對應 PCB 找到 DRAM 顆粒位置,如初始化失敗可先檢查電源,電源無異常基本就是焊接問題,根據工具端 打印的初始化失敗的 byte 找到對應的 DRAM 片子更換即可。
2.2.2.壓力測試失敗
如標紅代表測試失敗,點擊可看到如下所示 LOG,顯示 dram memtester fail 即 dram 讀寫測試失敗 了,工具端打印出了出錯的 bit 即 16bit 出錯代表dq16 出錯(0x10000 換成二進制就是 16bit 為 1),而 bit16 就代表 byte2 出錯(byte0:dq0~dq7,byte1:dq8~dq15,byte2:dq16~dq23,byte3:dq24~dq31)。此外工具端初始化 成功后還會打印出容量信息。如貼的是正片,說明 dram 信號不穩定,需要進一步調節參數讓 dram 子系 統穩定,如貼的非正規物料可能是信號不穩定也可能是片子本身存在壞塊,具體情況還需具體分析。
2.2.3.參數修改
2.2.2 中提到測試出錯,如板卡測試出錯代表 DRAM 不穩定,就需要 debug,工具開放了 DRAM 的 參數接口供開發人員進行修改,以 A64 為例先左鍵點擊 dram_init 然后點擊右鍵即可選擇編輯參數,如 下圖所示界面,可以看到此參數和 SDK 的 sys_config.fex 中的 DRAM 參數部分一樣。這樣就可以直接 在工具端調試,省去上系統的繁瑣測試過程,可供修改的參數為 dram_zq和 dram_mr1,即主控端和 DRAM 端的阻抗參數。 clk = 672 dram_type = 3 dram_zq = 0x3b3bbb dram_odt_en = 0x1 dram_para1 = 0x10E410E4 dram_para2 = 0x1000 dram_mr0 = 0x1840 dram_mr1 = 0x40 dram_mr2 = 0x18 dram_mr3 = 0x2 dram_tpr0 = 0x004A2195dram_tpr1 = 0x02424190 dram_tpr2 = 0x0008B060 dram_tpr3 = 0x04b005dc dram_tpr4 = 0x0 dram_tpr5 = 0x0dram_tpr6 = 0x0 dram_tpr7 = 0x0 dram_tpr8 = 0x0dram_tpr9 = 0x0 dram_tpr10 = 0x8808 dram_tpr11 =0x0 dram_tpr12 = 0x55550000 dram_tpr13 = 0x04000900
SOC 端阻抗調節,SOC 端阻抗即調節 dram_zq,以 A64 為例默認阻抗為 0x3b3bfb,對應的參數說 明為為如下表所示,2.2.2 中提到的壓力測試失敗,且出錯的是 16bit 也就是 byte2 出問題,所以可以嘗 試調節 byte2 的輸出驅動能力或 ODT,如修改為0x3b3dfb,再測試看是否 PASS,不斷迭代修改測試(注 意每次修改參數都需要將工具停止后再啟動,這樣修改的參數才生效)。  [23:20] Byte2/3 on die termination(終端 ODT) [19:16] Byte2/3 output impedance (輸出驅動能力)[15:12] Byte0/1 on die termination(終端 ODT) [11:8] Byte0/1 output impedance (輸出驅動能力) [7:4] CLK output impedance(輸出驅動能力) [3:0] CA output impedance(輸出驅動能力) DRAM 端阻抗調節,通過調節 mr1 可以修改 DRAM 端的輸出驅動能力和 ODT 的,如下表所示為 mr1 的說明,可以通過 MR1 的值來達到調節 DRAM端的 ODT 和阻抗,默認設置 mr1=0x40,即輸出驅 動能力為 RZQ/6=240Ω/6=40Ω,ODT 為 RZQ/2=240Ω/2=120Ω。當出現壓力測試報錯時,可以嘗試修 改主控端或 DRAM 端的 ODT 或驅動能力。
| 碼值 | Output Driver Impedance Control | Bit5:Bit1 | 00 | RZQ/6 | Bit5:Bit1 | 01 | RZQ/7 |
| 碼值 | on die termination | Bit9:Bit6:Bit2 | 000 | Disable odt | Bit9:Bit6:Bit2 | 001 | RZQ/4 | Bit9:Bit6:Bit2 | 010 | RZQ/2 | Bit9:Bit6:Bit2 | 011 | RZQ/6 |
2.2.4.測試通過
如下所示綠色標示測試完成,無報錯,說明壓力測試 pass,點擊查看 LOG 可看到所有測試項均 OK, 代表工具壓力測試正常。
0.png (48.49 KB, 下載次數: 156)
下載附件
2018-9-22 15:42 上傳
全部資料51hei下載地址:
硬件檢測工具.zip
(9.82 MB, 下載次數: 150)
2018-9-22 09:02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下載積分: 黑幣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