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學(xué)電子的, 給電動車電池并聯(lián)電解電容,只能提高電動車啟動電流,以達到提高電機瞬時扭力,當(dāng)電容電量為0,電壓也為0,電池對電容進行充電(電動車一般在運速或靜止時電壓穩(wěn)定不會下降,此時電源對電容進行充電,電流也較小),當(dāng)電容充電至與電源電壓持平時,充電停止,由于電動車在起步或加速時電壓會下降,此時電容進行放電,提高供電電流。 好處是緩解電池在起步和加速時的大電流沖擊,對電池壽命有一定好處,但是,前提是大容量電容,起碼幾十法拉。但是成本并不低,一般12000UF的電解電容售價均在20元以上,耐壓75V的單價一般都在60元,而為了提高整車提速效果20%,往往需要10W UF以上的電容,另外在電源輸出端需要一個控制電路(電感器)來控制電容沖放電,大多數(shù)人直接并聯(lián)電容,往往達不到好的效果,因為電動車起步時,電壓下降并不是太大,造成電容放電不充分,致使電容中大部分電量白白閑置在那里。其二是無論什么電解電容都漏電,放那不動也會消耗電池的電能。其三,電容容量越大,體積越大,安裝空間的問題。說白了,好處就是起步瞬間電池電壓穩(wěn)定一點,其他沒啥鸞用,如果電容被擊穿,更傷害電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