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duino窗口下數據的顯示
一、預備知識
數據的顯示是機器人輸出的重要方法,是學習機器人的重要內容,我們可以采取多種方式獲得想要的數據。對于少數數據的現實,我們通過LCD屏幕顯示。但對于大量數值的輸出,LCD液晶屏的局限性則十分明顯。此時,我們可以用電腦的顯示屏來做為機器人的輸出窗口。
這里我們將通過Arduino窗口上的串口監視器來顯示想要的數據(如圖1)。
圖1.串口監視器位置 圖2.屏幕輸出界面
二、使用步驟
1、打開亮寧可視化編程系統,找到函數——屏幕輸出,進入計算機屏幕輸出界面(如圖2)。
2、在輸出內容一欄內填入123,點擊確定(如圖3)。
圖3.屏幕輸出語句基本結構
3、將語句復制到Arduino上,連好機器人,編譯上傳。
4、點擊圖1所示的串口監視器,打開相應界面。此時按下機器人上的啟動按鈕,即可看到輸出的數據了(如圖4)。注意:我們在使用串口監視器時,必須保持機器人和計算機處于連接狀態!
圖4.屏幕輸出結果
三、相關語句介紹
1、回行命令。
在輸出數據時,如果勾選回行,輸出語句會在其后多出“ln”,效果為在輸出該數據之后,輸出位置變為下一行的開頭(如圖5~6)。
圖5.回行命令
圖6.回行效果
2、按照不同的進制輸出數據。
計算機允許我們將數據化為想要的格式,再輸出出來。如二進制、八進制,16進制等等。我們只需點選相應的欄目即可完成格式的轉化(如圖7~8)。
圖7.輸出格式轉化
圖8.輸出效果
3、引用變量。
我們可以直接輸出變量,運行圖9所示程序,也將得到圖8的效果。
圖9.使用變量
四、實例應用
1、斐波拉契數列是一個重要的數列,在很多地方得到了十分廣泛的運用。它的規律是前兩個數都為1,從第三個數開始,每個數等于它前面兩個數的和。即1,1,2,3,5,8,13,21,34……。這里我們嘗試用屏幕輸出顯示斐波拉契數列。
程序詳解:
#include <LNDZ.h>
int a=1,b=1,c;
//用a,b,c分別表示前兩個數和當前的數,斐波拉契數列的規律即可表示為c=a+b;
//斐波拉契數列的前兩項沒有規律,都為1,所以給a,b都賦1。
void init()
{
winIO;
B_start();
winprintln(a); //因為規律是從第3個數開始,所以我們先直接輸出前兩個數。
delay(300); //加入延遲讓輸出的過程變慢,方便觀察。
winprintln(b);
delay(300);
}
void repeat()
{
c=a+b;
winprintln(c); //根據前兩個數算出第三個數,并輸出
a=b;
b=c;
delay(300);
}
說明:a的值是第一個數的值,b的值第二個數的值,c的值是第三個數的值。把第二個數的值賦給a,把第三個數的值賦給b,也就是說在下一次計算c=a+b時,a中的值就是第2個數值,b就是第三個數的值,此時算出來的c就是第4個數的值。以此類推,利用repeat循環即可輸出斐波拉契數列
圖10.輸出斐波拉契數列
2、編寫程序,在windows窗口里顯示出下面的圖形:
* A
*** ABA
***** ABCBA
******* ABCDCBA
3、修改1中的程序,讓輸出的菲波拉契數列為:
1,1,2,3,5……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