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按:從離開深圳和Speed-hz之后,本人脫離了天線業,改行搞終端設備射頻模組的研發與設計。由于前后兩者區別較大,所以常常需要看射頻電路的書來充電。無意之中發現了這本奇葩,細讀之后,愿與眾位分享。當然鄙人能力有限,文中不足之處,歡迎各位指出指正拍磚。
從厚度上看來,這本書的PDF有900多頁;從目錄上看來,這本書一共八章,用七個章節詳細列出各個頻段的具體射頻器件(如混頻器放大器等)的講解和一些實際方案(即相關IC)的說明與應用。當時鄙人覺得這本書不論從實踐還是理論,都有兼顧和考慮,所以剛入手的時候是十分歡喜的,覺得會對我在射頻模組的設計和研發上面有莫大幫助。 這本書第一章寫的是模擬與數字通信系統的基本模型,如超外差接收機、零——中頻接收機體系結構等。還有就是數字通信系統的主要指標介紹和關于軟件無線電的一些粗淺介紹。如果作為科普類讀物,這一章可以說是寫得很不錯的。簡單又不失詳細地描述清楚了現有的通信系統(不包括協議),適合初學者或者其他兼容學科了解通信的一些基本常識。 之后的七章算是本書的主題內容,有射頻小信號放大器、射頻功率放大器、混頻器、鎖相環等射頻器件、系統的相關內容與“設計”,也有各種模擬及數字調制的介紹與“實現”,還有關于時下(該書出版于2004年,以當年或更久以前為參考)比較流行或者常見的CDMA或者GSM系統解決方案介紹與“應用”。 從我上面的描述,大家應該可以想象我看這本書之前的興奮和激動以及感激之情了吧?是的,當時我就是把它當救星救世主一般看待的!也許是所謂的“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細讀之后,我心里只剩下“坑爹”兩個字了! 因為個人工作和興趣愛好的原因,我首先看的是關于射頻功率放大器(PA)和鎖相環(PLL)章節。開頭都是講一些基礎入門理論,當然其深度和廣度都不能與Grebennikov的《射頻與微波功率放大器設計》以及Best的《鎖相環設計、仿真與應用(第五版)》相比。不過我認為沒事,畢竟在900頁的內容里面要兼顧理論和實踐還是很不容易的,何況看這本書就是沖著里面的實踐內容來的。只要里面關于實際設計與應用的內容好,理論方面的東西不寫也無所謂。但是當我看到關于用具體器件設計的內容部分時,我只能說,瞎了我的24K氪金狗眼! 剛看的時候,我是覺得書上寫的東西我似乎在哪里見過,很是熟悉。當看到參考文獻時,我震驚了!尼瑪的這就是赤裸裸地抄襲人家IC廠商提供的Datasheet和Application Guide啊!!!不過是將人家的英文原文翻譯成了中文,簡直就是坑爹!好吧,畢竟這本書的作者還是國內挺有名的作者,而我不過是射頻微波天線的民工,沒詳細讀完前真不好亂下評論。也許人家只是借用了PDF里面的部分內容而已,所以我繼續往下看。但是我越看越后悔,越看越憤怒。沒有實際電路圖和PCB,有的只是Datasheet和Application Guide上抄來的Demo板原理圖和PCB。既然沒有作者自己做的實物,那也就不會有實際的調試過程和測試結果。就TND抄,還把人家原文里的器件特性圖標以及管腳定義都省掉了!這何止是坑爹啊?簡直就是坑完了爹還踹上一腳! 心平氣和地總結來說,這本書適合于那些懶于查找無線方案以及懶得閱讀長篇英文文獻的同志。但對于有志于成為射頻微波天線工作者的朋友而言,實在糟粕。說到這里,我突然為那些花了真金白銀買了這本書實體書的同志擔心,他們會不會更加郁悶和憤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