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復試概況 2012年我院研究生復試安排如下,4.9上午報到與資格審核,4.9下午英語聽力與口語水平測試,4.10上午專業筆試,4.10下午專業面試,4.11體檢與結果公布。 本人有幸被選中出相關課程復試試卷與參加專業面試,專業筆試情況還不錯,三分之一同學85分以上,從試卷來看大都掌握了相關學科的基礎知識,具有一定的專業素質。然而,從下午的面試情況來看,除了同學直接選考的科目外,對相關專業知識的掌握讓人大跌眼鏡。 二、面試詳情 在此,特將面試情況整理出來,供同學們參考,可能對不考研的同學也有借鑒意義。 我們下午的面試含機械電子工程與精密儀器及機械兩個專業,6位老師,共16位同學,并依次進入房間進行面試,大約每位同學面試10~15分鐘,學生面試主要程序如下: 1、自我介紹(包括自然情況、本科學習情況、個人志趣等); 2、專業綜合知識問答(考查考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工作經驗、是否具有創新精神等); 3、個人對未來學習、就業的打算問答(了解本人對專業方向的理解程度,個人對專業方向的喜好,將來的培養方向等) 自我介紹環節,大部分同學僅姓啥名誰、學校專業、體育愛好等寥寥數語,沒有圍繞“自然情況、本科學習情況、個人志趣等”進行介紹,沒有涉及本科學習情況、個人專業方面的志趣等。面試一開始就注定了敗局! 個人對未來學習、就業的打算問答 我喜歡機電專業,我喜歡傳感器,我喜歡檢測技術,喜歡控制方向、喜歡實踐……我希望繼續深造、攻讀博士學位,我想進入大公司…… 專業綜合知識問答環節,有點意思: 第一大類問題:按同學前期介紹或成績單等材料,引導性發問或尋找問題 那機電專業有哪些主要課程?你知道的傳感器有哪些?你為何對機電或精儀專業感興趣?你學過《數控技術》(或成績單上的任一門課),此課主要講什么內容?你們有***課程設計啊?這課程設計是做什么。 第二大類:基礎知識問答 采樣定理或不失真測試條件是什么?電動機控制或轉速控制指什么?微機系統中的中斷概念,PID及其作用,……(在日志《考查大家是否是合格的大學生哦》中提到那些基本名詞等) 第三大類:實踐類 你參加過科技比賽?感興趣的實驗或課程設計或畢業設計進展的如何?具體學過哪些軟件?硬件電路圖或機械制圖有什么專門軟件?有過機械加工的實踐?有過電子類系統設計的實踐? 有些很不好意思的問答: 問:知道電動機?答:……,好像不太清楚…… 問:你這門課還考了80多分啊,這門課主要內容是什么?答:當時考研,沒記得了…… 問:這門課大三時學的哦,大三就全身心考研,專業課都沒學?答:嗯、哦…… 問:Protues軟件與Keil軟件各做什么或不同?答:…… 再問:你剛才不是說用過嗎?答:哦,那……,忘記了…… 問:你本科畢業設計做什么?答:沒做什么,記不清了…… 再問:還沒開始做? 答:一直在忙復試…… …… 三、我們可以準備什么嗎? 1、讀大學期間的準備 1)思想認識。考研前、考研中、考研后,一定要清楚為什么考研?為什么考研?為什么考研?打算如何讀研?未來如何?藍圖如何? (否則,你動有考研的念頭就注定了失敗。 2)重視大學所有課程。只要舍得上課時間的投入,也可以了解所學課程的基礎知識,也可保證60分的萬歲,也可確保專業素質的養成。無論怎么孬的學校,只要你愿意去做實驗、敢于去做課設與畢業設計,你的實踐能力也不至于差到不認識電容、不認識單片機的地步。 3)大學生活不僅僅是考試成績,考查課也重要!適量社團工作也重要!體育鍛煉也重要哦!學會時間安排、學會學習也重要哦!一個真正的成長過程最重要。 2、考研期間的準備 1)留意相關信息,所報考學校專業情況、導師情況、復試情況等等。 2)全面復習本科所學的主干課程,瀏覽式復習較好,粗線條地回憶所學課程的大綱,再進一步理解與掌握相關課程的基本知識點,努力形成自己的專業知識體系。則,百問而不會倒,肯定不是“百問而不會答”! 3)認真閱讀所報考學校的復試指南,再有針對性地加以準備或復試預演,必要時,還應請教該專業的在讀研究生或該專業的導師,提前聯系導師或實驗室。 四、這一切意味著什么? 一位合格的研究生即將出現了。ㄒ矁H是第一步,如何讀研將擺在眼前了。 你長大了! 后記 1)2012.4.11上午擬錄取名單就在黑板上張貼了,我恰巧路過,聽某同學說到“……哇,360分(老曹注:指入學初試成績)都被涮掉了……” 2)2012.4.11中午我與李博說道:2012級研究生可能更不好指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