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客戶可能要求比較嚴格,對精度要求非常高。或者是買示波器以后,放了比較長的時間,或者比較熱的溫度,比較冷的溫度下它有溫差的變化。會有一些偏移,或者溫漂這種現象。或者時間很久了幾年之后老化了可能會用上這個功能,自己矯正一下。這方面也比較簡單好用。或者是有些客戶拿回來,測一個電壓,不太準,那是不是這個示波器不準。其實可以去自己矯正一下,矯正是在這里。
1.png (78.65 KB, 下載次數: 69)
下載附件
2021-2-7 20:26 上傳
這個圖標。我們把設備打開以后,他就是一個線,我們打不同的檔位,它的線基本上都是在0位置上,這個是pb通道的,現在可以移動的。大概是這樣的情況,這個是個英文版,如果是用英文做界面,英文的這個視頻可以不用改。 這種地區的客戶,可以拿到的軟件界面是中文的,兩種校正。一種是0位置的校正,比如有時候沒辦法做一個。因為我們每臺設備出廠前都是校正過的。那我只是舉例子。 比如說有的可能拿的時間長了以后,在某些檔位,比如說這個檔位,它的0位置可能漂到這去了。
2.png (78.77 KB, 下載次數: 59)
下載附件
2021-2-7 20:26 上傳
或者是降到這來了。 這個其實如果明確知道,那也不會受影響,要校正一下也簡單。這里面我們打開校正的這個界面,這是0位置的校正。
3.png (77.62 KB, 下載次數: 68)
下載附件
2021-2-7 20:26 上傳
假如說我們要校正一下,前提是你把設備打開以后,你的設備上不要接任何的信號探頭。就讓兩個通道懸空著就可以了。 這時候它的電壓就一個是0位置的電壓,比如說像這樣我只要點一下這個0,不要動,什么都不要管,它會自動再掃一遍,然后把0位置記住。然后這個0位置就好啦,現在就變得對稱,那這個0就校正好了。然后比如說電壓。 為了直觀,我給你放一個4V的。同樣,比如說這個檔位看得清楚一點。假如說這個檔位,不管是AC還是DC都可以。 它校正的話,是校正你的峰峰值。如果你如果是一個交流信號,像這樣的一個信號校正,那你在AC DC都可以峰峰值就好啦。但是校準,你的電壓的波形峰峰值能盡量地在顯示區域里面,大一點,但是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因為太小校正以后的誤差比較大,很淺顯的工程性道理。那你盡量讓它有百分之七八十,至少有百分之五十以上幅度。假如說這個是校正,那你用直流校正,你最好用DC檔。我一會再說一個直流校正。假如說是你有一個信號源,或是有一個標準信號,或者你用我們輸出1.5V的方波校正。 假如是這個樣子,A通道的這個波形都輸入的4V。這兩個通道是接的同一個源頭,那你的時間檔位就打一個毫秒級就好啦。因為這樣能兼顧,非常小的時間檔位和非常大的時間檔位,那這時候你會看到A,比示波大高級這里。 比如說信號發出一個4V。可能你測的是四點零幾,這個都是正常的。差一點的時候,很多初學者說我去拿一個萬用表 跟你的示波器去比,這個是沒法比的。萬用表的精度是非常高的,你一個四位的萬用表,精度可能是兩萬分之一,示波器一般都是八位的。八位的才二百多分之一,那差一百倍的精度。那你校準的時候盡量選高分辨率的模式。峰峰值模式、常規模式、高分辨率模式能讓你更專注在波形本身就不一樣。這個基本上是三點九幾四點零幾之間跳。 那A通道的電壓不準可以這樣調。你可以這樣拖,然后發現它在這是什么樣子。弄好了以后你就點save 保存一下,就OK了。你會看到所有的校準設置是在軟件重啟以后生效的,那我們記住同樣的檔位。其實我們有這個功能,我們把軟件關了以后,下次打開還是這些默認設置。那我們看一下它生效了。點開始,還是同樣的檔位設置,波形就是一樣的。兩個是同樣的波形,是重合的兩個波形。這樣子清楚一點。 這個就是一個校正的功能。一旦校準以后,其實它是在你的本地存了一個校準文件的以后就生效了。當然每次打開軟件,如果看到這個位置,這是A、B通道的,跟這個圖標是一樣的,這是校正過的數據。 如果說,我不熟練的時候校準,校準錯了,可以恢復出廠設置。我會在軟件重啟的時候重新校準。那就出廠的時候是什么樣子,就把校正的這些文件都刪掉了,下次開啟不就生效了。你想校準哪個檔位就在哪個檔位進行操作,就可以了。然后,有些同學說沒有這樣的波形。我沒有信號發生器,那你用直流信號去校準。 假如說A通道,接了一個330V的電源電壓,打到直流檔。因為你打交流以后直流過不來,它就是個0。現在打到直流DC。還是用高分辨率模式,這樣能看得細致一點。
4.png (115.05 KB, 下載次數: 69)
下載附件
2021-2-7 20:26 上傳
然后把最大值,對直流來說他就是最大值。一個3.3V的,你的示波器測成三點零九伏特。假如是這樣,于是你就可以這樣校準。現在拉到3.3,顯示3.291V,這個我覺得就夠了。比如說校準好了,保存,然后就可以了。然后下次打開就是3.29V的,就變準了,這就可以了 視頻講解鏈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45411W75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