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項目需要,今天重新好好研究并設置了一番:
你說的懸空腳省電問題,還是按最新手冊以上注意事項特別說明為好。
一是當引腳設置輸出為低時,它的驅動能力很強,可吸收相當大的電流,萬一測試時短路不夠安全。
二是按手冊設定,對于3.3V 單片機,“極弱上拉”晶體管的電流才約 5uA幾乎不耗電,抗干擾能力強;
手冊:
9.3.1 準雙向口(弱上拉)
準雙向口( 弱上拉) 輸出類型可用作輸出和輸入功能而不需重新配置端口輸出狀態。這是因為當端
口輸出為 1 時驅動能力很弱,允許外部裝置將其拉低。當引腳輸出為低時,它的驅動能力很強,可吸收
相當大的電流。準雙向口有 3 個上拉晶體管適應不同的需要。
在 3 個上拉晶體管中,有 1 個上拉晶體管稱為“弱上拉”,當端口寄存器為 1 且引腳本身也為 1 時打
開。此上拉提供基本驅動電流使準雙向口輸出為 1。如果一個引腳輸出為 1 而由外部裝置下拉到低時,
弱上拉關閉而“極弱上拉”維持開狀態,為了把這個引腳強拉為低,外部裝置必須有足夠的灌電流能力
使引腳上的電壓降到門檻電壓以下。對于 5V 單片機,“弱上拉”晶體管的電流約 250uA;對于 3.3V 單
片機,“弱上拉”晶體管的電流約 150uA。
第 2 個上拉晶體管,稱為“極弱上拉”,當端口鎖存為 1 時打開。當引腳懸空時,這個極弱的上拉源
產生很弱的上拉電流將引腳上拉為高電平。對于 5V 單片機,“極弱上拉”晶體管的電流約 18uA;對于
3.3V 單片機,“極弱上拉”晶體管的電流約 5uA。
第 3 個上拉晶體管稱為“強上拉”。當端口鎖存器由 0 到 1 跳變時,這個上拉用來加快準雙向口由邏
輯 0 到邏輯 1 轉換。當發生這種情況時,強上拉打開約 2 個時鐘以使引腳能夠迅速地上拉到高電平。
準雙向口( 弱上拉) 帶有一個施密特觸發輸入以及一個干擾抑制電路。準雙向口( 弱上拉) 讀外部
狀態前,要先鎖存為 ‘ 1’ ,才可讀到外部正確的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