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節鋰電池串聯,充滿的電壓是12.6V,容量2550mAh,功率32.12Wh,如果客戶用5V3A的適配器,輸入功率才15W,算轉換效率95%,也要32.11W/15/0.95=2.2個小時。所以直接用18V 3.5A的適配器經過大電流降壓芯片比如CN3703給三節鋰電池充電。這種大電流的充電芯片,也可以實現快充 ,只不過不帶協議而已 。那么問題來了 ,這種不帶協議的大電流充電管理芯片和帶協議的快充充電芯片(比如IP2369)區別到底在哪里?只是協議有無的區別嗎?還是說有協議的充電速度速度會更快?那么問題也來了,如果是帶協議的充電芯片才算快充?那它實現的底層邏輯是什么?畢竟我的理解是只要看充電功率和轉換效率的,不知道理解對不對?誰來講解一下這個問題?也請教過幾個在行業幾十年的資深工程師,版主,他們也說只要管充電的功率和轉換效率即可。至于協議,就是根據負載不同,給到最合適的充電功率。
而且如果用帶協議的快充充電器不可能兼容所有協議,會導致用不同的頭,充電時間都是不一樣的,還有就是有些可能完全就不能握手成功,不能充電。這樣一來說明書也沒法寫充滿的時間是多少。
帶協議的快充充電方案,都有。只是不能用,為什么?因為電池后面負載很多都不能高于12V,比如電池后面有些DCDC升降壓電路,比如串口屏,等等,如果用帶協議的快充充電芯片,5V9V12V15V20V,如果誘騙出來20V充電,那顯示屏和電池后面的DCDC電路都會存在燒毀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