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剛裝好了太陽能電池板,還需要為它配一個電池作為儲能設備,考慮到體積重量,沒有選擇又大又沉的鉛酸電池,而是選了一款目前很時髦的移動電源(主要采用聚合物鋰電池)。經過比較選擇了續航大師II至尊版,號稱容量》9600mah,高轉換效率,輸出5V/0.7A,接口是USB,外殼也挺漂亮緊湊,帶輸出開關和電量顯示,于是花了269元在淘寶商城買了一個。電源到手后,對外觀、配件都挺滿意,但是電源本身的容量始終是個謎:容量是否如聲稱的足量、轉換效率能達到多少,安全性如何?于是就有了如下的測試過程,過程當然不是嚴謹的,儀器也不是精密的,結果只做個參考吧~~~。 測試用的工具是網上買的電子負載測試器套件(有容量測試功能),自己動手搭建而成,粗略的學習了一下電子負載的使用校正過程,又拿新買的一顆鎳氫電池測試了一下容量檢測的誤差,大約小10%。一共測試了4次,每次的充電過程,充電時間都不盡相同。 1、采用太陽能電池在陽光充足的天氣下充了3天,用電子負載測試容量,結果是5600mah; 2、采用自帶的5V/3A開關電源充到綠燈全亮后再補充了1個小時,再測試容量,結果是5200mah; 因為容量很標稱值相差巨大,于是打電話到廠家客服,得到的答復是9600mah是3.7V下的容量,升壓成5V后,容量值就要打折了,再加上有轉換能量的損失,實際容量遠不能達到標稱值,除非直接測試電芯,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不能拿新買的東西這樣折騰是吧? 3、采用5V/3A電源充電14小時以上,測試容量,結果是5600mah; 4、采用5V/3A電源測試23小時,測試容量,結果是5480mah; 前三次測試都是在無人照看的情況下完成的,最后的一次選擇了一個比較合適的時間開始測試,因此測試的最后階段都是在有人看管的情況下完成的,大致過程如下:當容量達到5200mah左右時,電壓開始下降,并且有不小的波動,數值只有4.5V了,到5300mah時,電壓只有4.3V,到5400mah時,電壓只有4V,以后電壓急劇下降,到電源自動關閉時,電壓只有3.5V了,也就是說,電芯容量已經放完,已經無法支撐700ma的放電電流了,整個測試放電功率從3.3W下降到2.8W。 以上做的單一測試,下面又做了個比較測試,拿了個同事5000mah的電源,估計是那種公版的電源,幾乎沒有牌子、廠家,電參數跟我的一致,也是5V/0.7A,只是容量是我的一半左右,充電11小時后,用相同的測試條件測試,放出了3300mah,看出來沒有?容量是我的52%,但是能釋放的容量確達到了我的59%!我的電源測試時能明顯的感覺到溫度的上升,而同事的電源確幾乎感覺不到,也就是說他的電源轉換效率要比我的高,9600mah的容量有不少是浪費掉了! 以下做了個小總結: 1、通過計算容量轉換、轉換損失、測試器誤差,容量也很難達到標稱值; 2、通過標稱值和實測值計算,轉換效率只有85%,不像聲稱的高轉換效率; 3、安全性尚可,至少在電芯達到終止電壓時能自動關閉電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