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發的實驗例子太高深了,對于我們零基礎的孩子來說太痛苦了 ,只有自己找資料湊湊了。邊學習邊記錄,提供大家參考和指正。
先說說基礎定義吧: 1.一般要先定義端口的輸入和輸出TRISx(數據方向寄存器) 如果相應的TRISx的位為0表示為輸出,這個很容易記住,Output的第一個字母O和數字0相象。
如果相應的TRISx的位為1表示為輸入,這個很容易記住,Input的第一個字母I和數字1相象。 如:
TRISB=0b11001010;(二進制表示0b)注意的是二進制從右向左數依次為0,1,2...
TRISB=0xCA;(十六進制0x) 十六進制1位換成4位二進制0xf=0b1111
TRISB=202;(十進制) 他們的效果都是一樣的表示RB7,RB6,RB3,RB1為輸入,其余(RB5,RB4,RB2,RB0)為輸出。 也可以單獨的對某個位進行操作: TRISAbits.TRISA7=0;//A端的編號七設置為輸出 TRISBbits.TRISB1=1;//B端的編號一設置為輸入 1.1也可以用我們實驗例子中所用到的在plib.h頭文件中的庫函數 PORTSetPinsDigitalOut(IOPORT_B,BIT_7);//將B端的RB7設為數字輸出端口 順便說一下,PIC默認時,引腳是輸入的,即默認時,TRISx=0xFF.F=1111; 關于何時輸入輸出的問題百度了以下: 輸出:如果你要用某個引腳控制一個東東,如讓它高電平或低電平,則這個引腳就得設置為輸出。(例如點亮一個燈)
輸入:如果你想知道某個引腳是高電平或低電平,則這個引腳就得設置為輸入。還有如果作為AD轉換,相應的引腳就得做為輸入。(例如獲取按鈕的狀態) 2.然后就是設置I/O口的值PORTx ———端口寄存器(可以點亮led燈了) 如果相應的PORTx的位為1表示為高電位 如果相應的PORTx的位為0表示為低電位 如: PORTA=0b10100010; 或 PORTA=0xA2;
都表示RA1,RA5,RA7為高電位,其他的為低電位。 同樣也可以單個控制 PORTBbits.RB6=1;//B端的RB6為高電位 2.1也可以用我們實驗例子中所用到的在plib.h頭文件中的庫函數 PORTSetBits(IOPORT_B,BIT_7|BIT_8|BIT_9);//將B端IO口的RB7,RB8,RB9置1高電位 PORTClearBits(IOPORT_A,BIT_0|BIT_1|BIT_3);//將A端IO口的RA0,RA1,RA3清零低電位 注意:要引用這些庫函數需要在起始位置添上#include 先寫個簡單的流水燈例子吧 開發板電路原理圖如下: 
注意到有四個ledD10,D12,D13,D4燈分別對應RB7,RB8,RB9,RB13只需控制這幾個端口就可以做簡單的流水燈了。
但觀察實際的開發板從上到下為D13,D12,D10,D4,也就是從上到下控制RB9,RB8,RB7,RB13要以實際為主。 代碼如下:
#include //32位的基本頭文件
#include//定義了多種庫函數的頭文件
#pragma config JTAGEN = OFF//好像用MPLABX IDE測試都要關閉JTAGEN端口(不太懂)
int main()
{
int i;
TRISBbits.TRISB7=0;
TRISBbits.TRISB8=0;
TRISBbits.TRISB9=0;
TRISBbits.TRISB13=0; //設置RB7,RB8,RB9,RB13為輸出 //也可直接用PORTSetPinsDigitalOut(IOPORT_B,BIT_7|BIT_8|BIT_9|BIT_13);代替 PORTSetBits(IOPORT_B,BIT_7|BIT_8|BIT_9|BIT_13); //將RB7,RB8,RB9,RB13 置1 (我發現這開發板置1的時候燈滅,置0的時候亮不太清楚為什么) while(1)
{
for(i=0;i<100000;i++)
{
// 單個命名賦值有沖突錯誤,單個賦值時發現燈沒有正常的流水亮,多次調試都不成功最終放棄
// PORTBbits.RB9=0;
// PORTBbits.RB13=1;
// PORTBbits.RB8=1;
// PORTBbits.RB7=1;
}
// PORTB=0b11110111111111;//這個可以用,與下面兩句等效
PORTClearBits(IOPORT_B,BIT_9);
PORTSetBits(IOPORT_B,BIT_7|BIT_8|BIT_13);
for(i=0;i<100000;i++)
{
// PORTBbits.RB9=1;
// PORTBbits.RB13=1;
// PORTBbits.RB8=0;
// PORTBbits.RB7=1;
}
// PORTB=0B11111011111111;//同上(使用時注意去掉下面兩句)
PORTClearBits(IOPORT_B,BIT_8);
PORTSetBits(IOPORT_B,BIT_7|BIT_9|BIT_13);
for(i=0;i<100000;i++)
{
// PORTBbits.RB9=1;
// PORTBbits.RB13=1;
// PORTBbits.RB8=1;
// PORTBbits.RB7=0;
}
// PORTB=0B11111101111111;
PORTClearBits(IOPORT_B,BIT_7);
PORTSetBits(IOPORT_B,BIT_8|BIT_9|BIT_13);
for(i=0;i<100000;i++)//等待延時的簡單設置
{
// PORTBbits.RB9=1;
// PORTBbits.RB8=1;
// PORTBbits.RB7=1;
// PORTBbits.RB13=0;
}
// PORTB=0B01111111111111;
PORTClearBits(IOPORT_B,BIT_13);//先點亮RB13
PORTSetBits(IOPORT_B,BIT_7|BIT_8|BIT_9);//確保其他端口滅
}
}
3.總結 面對一個新的領域確實有點摸不著頭腦,還有一些語句也太多了,幾條不同的語句竟然都表示同一個意思甚至匯編,C語言,偽指令都混用。 雖然這樣可移植性和適用語言性大大增強了,但對我們初學者也太多了,有點混亂。看來我的基礎也沒有掌握,還有這么多語句要理解。 有些疑問還需要慢慢的查詢和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