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沈陽的一夜走紅,是個文化現象,也是個市場現象,尤其對做市場營銷的人也有很深刻的借鑒意義。 第一,產品自身一定得過硬。小沈陽就是一個自身條件不錯的演員,他經歷過生活的酸甜苦辣模仿能力超強冷幽默無可復制。在產品營銷上,這是一個道理,以可口可樂為例子,味道獨特,那些喜歡可口可樂的朋友認真想一下,你是否迷戀它那不可復制的味道呢? 第二,從行銷學上講,產品品質一定高端,定價要低端。小沈陽這么火,究其本質是人們愛看輕松的娛樂節目,他的表演老少皆宜,無論你是草根還是精英,面對他的表演都捧腹大笑,如同可口可樂是國際大牌子,但是定價低,販夫走卒也享用得起,走 “群眾路線”成就了可口可樂和小沈陽。 第三, 產品要火,得有 “托”。小沈陽再厲害,沒有趙本山這個 “娛樂教父”三番五次地捧他,小沈陽能有機會這么火嗎?這就像 “霸王防脫”等產品要聘請成龍這樣的大牌明星做代言人一樣,明星就是 “托”,普通百姓會效仿明星,于是產品的市場就打開了。 第四,市場永遠有縫隙,關鍵還是要有特色。小品演員多,趙本山的徒弟也多,怎么偏偏紅的是小沈陽呢?市場表面上看似競爭激烈,但一定有縫隙,只要你有足夠的特色,比如小沈陽那討巧的發卡,就像某個產品的logo 一樣,深深地烙在觀眾(消費者)心中,某種程度上與lv 之類的效果是一樣的,看到發卡就想發笑,看到lv 就想到是奢侈品。 第五,關注率決定你口袋里的錢。一個產品擅長借助事件進行營銷,關注率決定你口袋里的錢,營銷案例中,有很多例子:南方某城市生產的一種涂料屬于綠色環保產品,就是知名度低,最后這個老板走上街頭喝了幾口,這個涂料一下子就火了。 第六, 營銷不怕俗,關鍵要直指人心。小沈陽的表演迎合了人內心深處那些簡單的、下里巴人的情緒需求,人心如同篩子,很難記得陽春白雪的東西,卻更容易記住那些下里巴人的說法,所以你在營銷中俗氣點,沒什么不好,誰都記得那句 “今年爸媽不收禮,收禮就收腦白金”的廣告詞,但是就是這個淺白的廣告詞卻讓腦白金大紅大紫起來。大連有個保健產品,跟腦白金的功效類似,卻因為沒有這么 “俗氣”的下里巴人似的市場營銷,一直就是不溫不火地活著。 第七, 個性足夠強, 可持續發展。作為藝人,小沈陽自己的獨門本事還不夠硬。他的前路會很漫長而曲折,一種爆竹似的成名,行銷學里這樣的例子有很多,比如世界杯中國足球出線的時候,五里河一下子很火,就有一個大米廠家想借助這個事件炒作一下,結果商標是注冊了,這個大米并沒有火起來。
第八,作為藝人或者產品,想紅不難,關鍵的是如何紅下去。趙本山是一點點贏得觀眾喜歡的,而小沈陽一出現就非常高調,站在本山的肩膀上,起點太高了,會搞得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如何超越自己。大家可能記得 “非常可樂”,很顯然它就是想借助 “可口可樂”這個巨人站起來,結果,人們期待的畢竟是可口可樂,而不是非常可樂,很快就在市場站不住。人們喜歡的是趙本山,而不是小沈陽,對小沈陽更多的是好奇,當他一旦滿足了人們的獵奇心理后,也將很快被人遺忘。 第九,小心保齡球的全中原則。不管怎么笨的人,總有一次會打個全中,但是讓他次次全中就要看技術了。小沈陽的成名不能排除這種偶然性,他想一直打個全中,還得看他自己的內功修煉得如何,同樣任何產品行銷都不能漠視這個 “保齡球全中原則”,不要一味寄情于偶然性,還是要做好自己,玩虛的,早晚有一天會虛火自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