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路板上可以看到晶振緊挨著PCB板.在設計單片機系統PCB時,石英晶振為何被要求緊挨著單片機?帝國科技給大家分析其原因,晶振是通過電激勵來產生固定頻率的機械振動,而振動又會產生電流反饋給電路,電路接到反饋后進行信號放大,再次用放大的電信號來激勵晶振機械振動,晶振再將振動產生的電流反饋給電路,如此這般.當電路中的激勵電信號和晶振的標稱頻率相同時,電路就能輸出信號強大,頻率穩定的正弦波.整形電路再將正弦波變成方波送到數字電路中供其使用.
問題在于晶振的輸出能力有限,它僅僅輸出以毫瓦為單位的電能量.在IC(集成電路)內部,通過放大器將這個信號放大幾百倍甚至上千倍才能正常使用.
晶振和IC間一般是通過銅走線相連的,這根走線可以看成一段導線或數段導線,導線在切割磁力線的時候會產生電流,導線越長,產生的電流越強.現實中,磁力線不常見,電磁波卻到處都是,例如:無線廣播發射、電視塔發射、手機通訊等等.晶振和IC之間的連線就變成了接收天線,它越長,接收的信號就越強,產生的電能量就越強,直到接收到的電信號強度超過或接近晶振產生的信號強度時,IC內的放大電路輸出的將不再是固定頻率的方波了,而是亂七八糟的信號,導致數字電路無法同步工作而出錯.
所以,畫PCB(電路板)的時候,晶振離它的放大電路(IC管腳)越近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