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C熱敏電阻 PTC是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的縮寫,意思是正的溫度系數,(正溫度系數是指熱敏電阻其電阻值隨著PTC熱敏電阻本體溫度的升高呈現出階躍性的增加, 溫度越高,電阻值越大)泛指正溫度系數很大的半導體材料或元器件。通常我們提到的PTC是指正溫度系數熱敏電阻,簡稱PTC熱敏電阻。PTC熱敏電阻是一種典型具有溫度敏感性的半導體電阻,超過 居里溫度(the Curie temperature 居里點也稱居里溫度或磁性轉變點,是指材料可以在鐵磁體和順磁體之間改變的溫度,即鐵電體從鐵電相轉變成順電相引的相變溫度。也可以說是發生二級相變的轉變溫度。低于居里點溫度時該物質成為鐵磁體,此時和材料有關的磁場很難改變。當溫度高于居里點溫度時,該物質成為順磁體,磁體的磁場很容易隨周圍磁場的改變而改變。)時,它的電阻值隨著溫度的升高呈階躍性的增高。
PTC熱敏電阻組織結構和功能原理
陶瓷材料通常用作高電阻的優良絕緣體,而陶瓷PTC熱敏電阻是以鈦酸鋇為基,摻雜其它的多晶陶瓷材料制造的,具有較低的電阻及半導特性。通過有目的的摻雜一種化學價較高的材料作為晶體的點陣元來達到的:在晶格中鋇離子或鈦酸鹽離子的一部分被較高價的離子所替代,因而得到了一定數量產生導電性的自由電子。對于PTC熱敏電阻效應,也就是電阻值階躍增高的原因,在于材料組織是由許多小的微晶構成的,在晶粒的界面上,即所謂的晶粒邊界(晶界)上形成勢壘,阻礙電子越界進入到相鄰區域中去,因此而產生高的電阻,這種效應在溫度低時被抵消:在晶界上高的介電常數和自發的極化強度在低溫時阻礙了勢壘的形成并使電子可以自由地流動。而這種效應在高溫時,介電常數和極化強度大幅度地降低,導致勢壘及電阻大幅度地增高,呈現出強烈的PTC效應。  PTC熱敏電阻制造流程 將能夠達到電氣性能和熱性能要求的混合物 (碳酸鋇和二氧化鈦以及其它的材料) 稱量、混合再濕法研磨, 脫水干燥后干壓成型制成圓片形、長方形、圓環形、蜂窩狀的毛坯。 這些壓制好的毛坯在較高的溫度下(1400℃左右)燒結成陶瓷,然后上電極使其表面金屬化,根據其電阻值分檔檢測。按照成品的結構形式壓線封裝或裝配外殼,之后進行最后的全面檢測。 稱量 >> 球磨 >> 預燒結 >> 造粒
>> 成型 >> 燒結 >> 上電極 >> 阻值分選
>> 壓線 >> 封裝絕緣 >> 裝配 >> 耐壓檢測
>> 阻值檢測 >> 最終檢測 >> 包裝 >> 入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