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放電現象 正電子與負電子相互接近并放出電的現象
常見的有:
1、尖端放電(避雷針的原理即是根據此)
2、靜電放電(家電、電子器件都會產生,常常對元件都損害)
3、火花放電 ,在電勢差很高的正負帶電區域之間所產生的氣體放電現象。如云層放電(云層內部、云地之間)等等
4、電弧放電,氣體放電中最強烈的一種自持放電。當電源提供較大功率的電能時,若極間電壓不高(約幾十伏),兩極間氣體或金屬蒸氣中可持續通過較強的電流(幾安至幾十安),并發出強烈的光輝,產生高溫(幾千至上萬度),這就是電弧放電。電弧是一種常見的熱等離子體(見等離子體應用)。
區別與聯系
火花放電是電極間的氣體被擊穿,形成電流在氣體中的通道,即明顯的電火花稱為火花放電。
火花放電與尖端放電是兩個可以相交的集合。 火花放電可以是尖端放電,還可以是平板放電等其他非尖端放電; 尖端放電一般是火花放電,如果強度較小則是電暈放電,反之則形成電弧弧光放電。
人體有感覺的靜電放電電壓在3000 — 5000V之間,然而,元件發生損壞時的電壓僅幾百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