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畢業到現在,好像也過了2年,玩ST有3年,學習C語言有5年,做每年一個關鍵字已經有6年,從xiaodui2010,string2011,designed2012,project2013,production2014到network2015,這其中的前面三年都走的比較的順利,但是從2013進入到揚州后,數據就發生變化,好多東西都沒有按照計劃完成,或者完成的程度可以用稀爛一詞來表示。
回想一下這幾年的學習之路吧,看看這一路走過的坑!
2009年,進入大學,選擇一個深坑般的專業,汽車檢測與維修,大一寒假實習,和一幫初中生一起大冬天里面修出租車,那種感覺現在想想很幸福,讓我理解了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2010年開學就選擇了不在這一條道路上面走了。
2010年,在確認了自己不做修車工后,開始一段迷茫的搜索,在Amway找到了感覺,在直銷里面混跡了幾個月,10月份還瞞著家人跑到廣州呆了幾天,停了哪些大佬們的演講,我理解了“安利并不是成就他們的根本原因,因為他們在自己擅長的領域里面做了正確的選擇”,在聽完第一天的課后,做課后分享時,我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我要做開發,搞設計!看著那幫人,我突然發現自己就是一個異類。從那以后就選擇離開了Amway!
也是在那以后確認了自己應該樂觀的活著。做些有意義的事情。
在2010年,班上很多同學都沒有意識到C語言的作用時,我通過協會的人知道這個學校有考級的機會,我去報名的時候影響很深刻,這說起來還真是一個橋段,下雨天,老師滿臉疑惑的看著一個大一的新生不是計算機專業的竟然跑過來考C語言。
也在這一年通過郭天祥的單片機課程知道了編程。這門好玩的課程,然后就是一堆胡亂的瞎搞,從點燈開始到顯示屏,水箱控制,一堆胡亂的瞎搞。
參加比賽,看到看到了專科和本科的區別,我想是視野,我們關注應用怎么做,他們應該在思考怎么去思考!這是我感覺到的區別,現在我還記得我們那老師說過一個比較扯淡的話“你們就是一群搞維修的人,其他就不要多想了”,原話應該不是這個,但是表達的意思似乎就是這個。
2011年是自己變化的一年,對于學習的方式也在不斷的改變著。
那時的我們好像還不知道有什么論壇,QQ群可以知道關于單片機的學習資料,淘寶好像也沒有怎么使用,去的最多的是前進四路,應該和我同學基本每周都要去一次。也在那段時間學習了一些動手能力。
5月份的時候開始找工作,和同學一起,這可能是我做的最坑爹的事情,和我們班的同學一起找工作,特么轉了一圈又回到了起點,修車。好吧那時我覺得最可笑的一段時光,30天,一天6.66元,出去每天的公交費用4元,結余少的可憐,在哪里待了一個月,離開的時候老板都沒有發工資還說要在3個月后在談,當時就撤了,離開的是銀行卡里面的結余用ATM都取不出來。找同學借的錢,灰溜溜的跑到了學校,幸虧宿管阿姨收留,要不然還真不知道去哪。
8月份回到學校,同學回家避暑了,我選擇了繼續找工作,在58同城上面找到了一個畫CAD的工作,做玻璃CNC加工,本來是要求至少做CAD制圖的,結果半個月我全盤接手了,然后就是穩定下來,租房子本打算長期帶著搞個本科的,結果9月份的時候同學回到學校,說有機會去北京,一激動就同意了,給了老板5天的時間,在走的前幾天老板娘生日,老板在老板娘走后給我們說了一下自己的創業的故事,艱辛,一個人要要擔當起一個團隊的生活真他媽不是一個人可以干的事情。
離職鬧得不是很愉快,叫來了警察,自己也損失了一個多月的工資,去了北京。
在北京也是深坑,大修廠里面呆了5個多月,過年回家的時候基本消耗完畢,影響特別深刻的時候冬季的晚上和同事一起清洗挖掘機,站在那個地方10分鐘褲子都能結冰。真的影響深刻,也再一次修改了自己的想法。
開年來了基本算是掏出了所有的積蓄買了第一臺筆記本,那時候我的同事還不太理解為什么選擇基本淘汰的本,我當時的想法是改變,盡快的從這個里面跳出去,不想待了。
3月份機會到來,大修廠因為里面復雜的競爭被迫整改,我們有幾個人被要求選到分公司,好吧,在哪一刻,真的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大家都低著頭不該面對時,我選擇了抬頭,我想要改變,我進入被選擇的名單,猴哥也進入。
到昌平,遇到了龍哥和小馬哥,才知道到分公司是多么的幸福。很輕松,每天都是到處跑,也很閑散,到了6月份的時候,來了一個離職后又回來的員工,因為奶粉回來的,我驚醒了,老李離開的時候公司沒有給他任何的賠償,去過老李的家,雖然在北京可是住的是平房。想想一個混跡了大半輩子的人竟然最后被人開除,選擇離開公司后又回來還和我們這些沒有畢業的人來搶飯碗,我想到的不是鄙視,而是我如果繼續這樣下去會怎么辦。
在畢業前我選擇了離開公司,回到了武漢。在北京的幾個月還是很感謝昌平團隊給我的照顧,即使現在想也就真的很幸福。
回到武漢,當時有同學選擇了創業,我呢?徘徊,不知道要干什么了,修車不行,搞電子開發,不是這個專業的,也好像不行。
然后忽悠2個同學,準備自己干,就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自己的積蓄基本燒光了,在閱馬場的人才市場里面找工作,看到了CAD繪圖的工作,想到會去做自己拿手的,也選擇了做自己喜歡的,遇到卓器動力,真的是一個巧合,我都沒有看過這個公司就投了,結果要求面試。
面試的人是趙工,一個東北的漢子,在卓器我可以說是什么都不知道,除了51,好像什么都不知道,然后接到的第一個項目竟然是STM32,并且是USB的通信,我當時就蒙了,這兩個都不知道是什么,USB轉串口不是用專用芯片嗎?怎么可以用單片機實現,通過同學介紹才知道了阿莫,也在那一年遇到 我的貴人,大神級的人物,通過交流,教會了我很多東西。
也在那一年轉變了自己的學習方式,以前都是不知道就百度,滿世界的找,做一名伸手黨,到處找現成的代碼,做復制粘貼的工作。
也大神的聊天中知道學習的最好方式是看datesheet,看資料,中文最好不看,有時候用草泥馬這個詞來形容翻譯那是不過分的。
在卓器沒有干多久,趙工閃人了,回到了北京,留下我和一個維修的人,然后就是RFID的攤子,當時也是不穩定的狀態,開始啃代碼,真的是一行一行的看,想他在怎么進行構思的,功能怎么實現的。用了半個月也只是就看懂了一點,并且那時的調試方式還只是把STM32當做51來用,不知道怎么調試,用串口調試,一條一條的打印數據。
經歷個差不多一個多月的煎熬,總算是跳出了坑,開始可以去修改代碼,完成一些維護任務了。
也是在卓器學會了自學,但是方法還是不高效。基本每天都要在網上中一些代碼回來閱讀,看看別人怎么寫的,還是在伸手黨的狀態徘徊。
因為意氣用事,想做一下自己喜歡的工作,因為公司的狀態不在適合自己,我選擇了離開,離開有去北京的機會,但是還是想到揚州來賭一把,結果現在還在這個地方。
歷史已經講完了,說一下關系學習的事情吧!
對于單片機的學習,我覺得應該用大神的方式,你想一個單片機都多少個寄存器,你就說10分鐘搞定一個寄存器,半個月也可以完成,直接做測試,在板子上面調試,不要信網上的代碼,你寫的就說你的,你看的那時別人的。
資料的搜索最好的是官方的demo和數據手冊,你想啊如果官方都不賣力推銷自己的產品,還指望那幫代理幫你推銷,那純屬扯淡,前提是你的看懂英文。現在的STM32官方的資料基本看一遍沒有你不可以實現的功能了,都可以知道demo,至于為什么你可以慢慢研究,使用基本沒有問題。
關于代碼風格:
前期使用結構體來整合數據,現在是在結構來整合方法!
數據和方法要分離,學習抽象,不要把自己的drive和算法給混合了,不這樣的話你會發現每一次你都需要進行修改,很多工作要重復的開發;
關于流程:
這是神坑,寫的密不透風,等需要添加功能的時候就是漏洞百出,改一個地方還不如重寫。寫的零零散散,過幾天你就不知道哪到哪了,流程還得看流程圖;
關于嚴謹性:
每個功能都應該有自己的測試方法和輸出狀態表示,用指針風險高但是效率也高,指針錯誤那就看人品了。注意保護就好!
關于設計:
技術不重要,重要的怎么可以通過技術忽悠客戶掏錢買你的技術! 技術不值錢,值錢的推動技術的方法和推動技術發展的行為。
關于未來:
去中心話和分布式開發必然是未來,需要做的就是怎么去分解一個需要幾百個人才可以做好的事情,讓幾個個人獨立的做并得到自己應該得到的哪一份的機制。
make device running at right time!that is a dreanm,you need think a way make it ture,you can choose do it by yourself or make all people together working for it . do it or not ,this is a proble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