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部分
0.png (33.43 KB, 下載次數: 125)
下載附件
2017-8-10 00:56 上傳
圖 1 平板位置分布示意圖
(1) 將小球放置在區域 2,控制使小球在區域內停留不少于 5 秒。
(2) 在 15秒內,控制小球從區域 1 進入區域 5,在區域 5 停留不少于2 秒。
(3) 控制小球從區域 1進入區域 4,在區域 4停留不少于 2 秒;然后再進入區域 5, 小球在區域 5 停留不少于 2 秒。完成以上兩個動作總時間不超過 20 秒。
(4) 在 30秒內,控制小球從區域 1 進入區域 9,且在區域 9 停留不少于2 秒。
(1) 在 40 秒內,控制小球從區域 1 出發,先后進入區域 2、區域 6,停止于區域
(2) 在 40 秒內,控制小球從區域 A 出發、先后進入區域 B、區域 C,停止于區 域 D;測試現場用鍵盤依次設置區域編號 A、B、C、D,控制小球完成動作。
(3) 小球從區域 4出發,作環繞區域 5 的運動(不進入),運動不少于3周后停止 于區域 9,且保持不少于 2 秒。
(1) 平板的長寬不得大于圖 1 中標注尺寸;1~9 號圓形區域外徑為 3cm,相鄰兩
個區域中心距為 20cm;1~9 區域內可選擇加工外徑不超過 3cm的凹陷;
(2) 平板及 1-9 號圓形區域的顏色可自行決定;
(3) 自行設計平板的支撐(或懸掛)結構,選擇執行機構,但不得使用商品化產品;檢測小球運動的方式不限;若平板機構上無自制電路,則無需密封包裝, 可隨身攜帶至測試現場;
(4) 平板可采用木質(細木工板、多層夾板)、金屬、有機玻璃、硬塑料等材質,其表面應平滑,不得敷設其他材料,且邊緣無凸起;
(5) 小球需采用堅硬、均勻材質,小球直徑不大于 2.5cm;
(6) 控制運動過程中,除自身重力、平板支撐力及摩擦力外,小球不應受到任何 外力的作用。
(1) 每項運動開始時,用手將小球放置在起始位置;
(2) 運動過程中,小球進入指定區域是指小球投影與實心圓形區域有交疊;小球 停留在指定區域是指小球邊緣不出區域虛線界;小球進入非指定區域是指小球投影與實心圓形區域有交疊;
(3) 運動中小球進入非指定區域將扣分;在指定區域未能停留指定的時間將扣分; 每項動作應在限定時間內完成,超時將扣分;
(4) 測試過程中,小球在規定動作完成前滑離平板視為失敗;
四、評分標準
設計報告
| 項 目 | 分數
|
系統方案
| 技術路線、系統結構、方案論證
| 3 |
理論分析與計算
| 小球檢測及控制方法分析
| 5 |
電路與程序設計
| 電路設計與參數計算,小球運動檢測及處理,執行機構控制算法與驅動
| 5 |
測試結果
| 測試方法,測試數據,測試結果分析
| 4 |
設計報告結構及 規范性
| 摘要,設計報告結構及正文 圖表的規范性
| 3 |
合計 | 20 |
0.png (22.71 KB, 下載次數: 104)
下載附件
2017-8-10 00:58 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