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三:蜂鳴器一、實驗目的- 掌握單片機I/O的工作方式。
- 熟悉51單片機的匯編指令。
- 了解音頻發(fā)聲原理。
- 熟悉掌握KEIL軟件的使用。
二、實驗設備STC89C52單片機實驗板、串口下載線、USB連接線、電腦 3、實驗原理及內(nèi)容實驗原理: 蜂鳴器最重要的特點是只要按照極性要求加上合適的直流電壓就可以發(fā)出固有頻率的聲音,使用起來比揚聲器簡單。 由此可見,其控制與LED的控制是沒有區(qū)別的。 雖然單片機對蜂鳴器的控制和對LED的控制是一樣的,但硬件電路卻有所不同。因為蜂鳴器是感性負載,一般不用單片機的I/0口直接對其進行操作,最好是加一只驅(qū)動三極管。
實驗步驟: 軟件操作過程參考實驗一。
實驗接線圖:
蜂鳴器電路圖: 程序代碼(匯編版):
- ORG 0000H ;偽指令,指定程序從8000H開始存放
- AJMP MAIN ;跳轉(zhuǎn)指令,程序跳轉(zhuǎn)到MAIN處
-
- ORG 0100H ;偽指令,指定以下程序從8100H開始存放
- MAIN:
- MOV SP,#60 ;給堆棧指針賦初值
- LOOP: ACALL MUSIC
- AJMP LOOP
-
-
- 蜂鳴器輸出聲響子程序
- MUSIC:
- MOV R5,#60H ;控制音長
- MIC:
- CPL P1.5
- ACALL DELAY5MS ;控制音調(diào)
- DJNZ R5,MIC
- RET
-
-
- 延時子程序
- DELAY5MS:
- MOV R7,#3H
- DELAY0: MOV R6,#40H
- DELAY1: DJNZ R6,DELAY1
- DJNZ R7,DELAY0
- RET
- ;
- END
復制代碼
4、實驗收獲與體會本次試驗我們做的是發(fā)出嘀嘀聲的蜂鳴器實驗,并且成功完成了此次實驗。 剛開始做實驗的時候,由于自己的理論知識基礎不好,在實驗過程遇到了許多的難題,也使我感到理論知識的重要性。但是我并沒有氣壘,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問題,自己看書,獨立思考,最終解決問題,從而也就加深我對課本理論知識的理解,達到了“雙贏”的效果。實驗過程中培養(yǎng)了我在實踐中研究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培養(yǎng)了良好的工程素質(zhì)和科學道德,例如團隊精神、交流能力、獨立思考、測試前沿信息的捕獲能力等;提高了自己動手能力,培養(yǎng)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作風,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
完整單片機實驗報告下載(word格式 可編輯):
http://www.zg4o1577.cn/bbs/dpj-88784-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