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布時間: 2025-2-20 16:08
正文摘要:直接替代A1321 發熱芯恒溫焊臺。線性度比較差,每個點溫度可以自己去校正。大部分資料都是網上找的。水平有限,給有興趣的朋友去改進。也可以直接改自己手上的舊款模擬恒溫烙鐵。實際打 ... |
1132275466 發表于 2025-2-21 08:52 DC-DC后面也是可以加上7805的,可以先降壓到7-8V,然后再經過7805給單片機供電,當然,這是優化作用,并不是絕對需要的 MOS管是用整流后的直流電控制的,可控硅控制是要加一個過零檢測的,如果沒有過零檢測,可控硅控制精度不太好 正確的是加一個過零檢測,然后再通過導通角來控制可控硅 |
謝謝指點 1 因為手上有STC15W的類似案例。所以直接使用了。性能勉強夠用。 2 溫度PID算法的確優化專業,繼續學習改進。現在只是做了AD檢測和簡單軟件濾波處理。 3 光耦配合晶閘管是比較穩定可靠的做法,用雙向MOS直接控制交流電流應該可以實現的。 4 5V供電用7805之前的確有考慮過,電源實際直流電壓大于30V,7805規格書輸入極限電壓35V,余量比較小, 沒有使用。 |
Y_G_G 發表于 2025-2-20 23:24 非常感謝前輩的提點。 1 用15W單片是剛好手上有類似的AD檢測案例,性能是差些。 2 溫度PID 算法的確優化的方式,以前沒有用過。后續研究優化,現在只是用了AD檢測加上簡單軟件濾波。 3 光耦個人感覺還是可以使用的。雙向晶閘管配光耦控制交流電流還是比較穩定可靠的選擇。用MOS管控制發熱 芯開關,個人認為類似固態繼電器的接法。應該可以實現。 4 5v供電用7805,有考慮過這個方案。主要電路壓差太大,實際輸入大于30V,7805規格書的輸入電壓極限值 35V.余量有點小。或許實際用7805也完全沒有問題。 |
大概看了一下,給幾點建議1,單片機換成STC8H8K64U系列,ADC有12位,內部參考電壓是相對固定的,片上資源要多一點,程序寫起來也方便STC15W系列我用過一次就不想再用了 2,溫度控制一般都是用PID控制,不知道是我沒認真看還是你沒有用到PID 3,這種電路形式,沒有必要用光耦,意義不大,還不如用MOS管 4,5V供電直接用7805,加個散熱器就好了,ADC穩定性要比用DC-DC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