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毫米波綜合課程設計
專 業(yè):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微波毫米波系統(tǒng)與器件技術)
一、實驗目的 射頻(微波)電路是構成通信系統(tǒng)、雷達系統(tǒng)和微波應用系統(tǒng)的發(fā)射機和接收機的關鍵部件。經過半個世紀的發(fā)展,各種電路的原理日趨成熟,結構形式多樣,現如今,發(fā)展迅速的通訊微波產業(yè)都需要射頻人才的支持,所以這個課程設計對于微波毫米波專業(yè)的我們來說,有很重要的學習實踐意義。 二、系統(tǒng)介紹 本無線影音傳輸系統(tǒng)的發(fā)射部分如圖1 所示,接收部分如圖2所示: 系統(tǒng)由攝影機、影音電視調制器、上變頻器、本振、帶通濾波器、功率放大器、低噪聲放大器、下變頻器、中頻放大器等構成。工作原理很簡單,先利用攝影機將聲音和影像等訊號接收,經過調制器調至成載波61.25MHz的第三頻道訊號,即中頻信號,接著將中頻信號由變頻器與頻率為853.75MHz的本振訊號混頻,得到915MH的上射頻和 792.5MHz的下射頻,記過帶通濾波器,將下射頻濾除,最后經過功率放大器將上射頻信號的功率進行放大,由頻帶為 915MHz的微帶片型天線把信號輻射到空氣中,至此完成傳輸系統(tǒng)的訊號發(fā)射。接收部分的操作原理是由發(fā)射頻率為915MHz的天線將信號接收到低噪聲放大器,經過放大器把微弱信號進行功率放大,之后由降頻器與本振混頻得到中頻信號,最后由中頻放大器放大送往電視機顯示信息,至此完成傳輸系統(tǒng)的信號收發(fā)。 三、實驗模組特性測量 1.實驗一:OPEN/SHORT/THRU 校正器 a.模組編號:RF2KM1-1A(OPEN/SHORT/THRU) b.模組內容: 代號 | 名稱 | 說明 | 適用頻率范圍 | 主要特性 | MOD-1A | OPEN | 開路傳輸線 | 300~500MHz | Return Loss:0±5dB | MOD-1B | SHORT | 短路傳輸線 | 300~500MHz | Return Loss:0±5dB | MOD-1C | THRU | 50Ω微帶線 | 300~500MHz | Return Loss≤-8dB Insertion Loss: 0±2dB |
c.測試結果圖 MOD-1A的S11曲線圖 MOD-1B的S11曲線圖 MOD-1C的S11曲線圖 MOD-1C的S21曲線圖 
2.實驗二:π型、T型阻抗匹配器 a.模組編號:RF2KM2-1A b.模組內容: 代號 | 名稱/說明 | 適用頻率范圍 | 主要特性 | MOD-2A | Π型阻抗轉換器 | 400±10MHz | Return Loss≤-7dB Insertion Loss: 0±2dB | MOD-2B | T型阻抗轉換器 | 400±10MHz | Return Loss≤-7dB Insertion Loss: 0±2dB |
c.測試結果圖 MOD-2A的S11曲線圖 MOD-2A的S21曲線圖 MOD-2B的S11曲線圖 MOD-2B的S21曲線圖 
3.實驗三:π型、T型功率衰減器 a.模組編號:RF2KM3-1A b.模組內容: 代號 | 名稱/說明 | 適用頻率范圍 | 主要特性 | MOD-3A | π型功率衰減器 | 300~500MHz | Return Loss≤-10dB Insertion Loss: -10±2dB | MOD-3B | T型功率衰減器 | 300~500MHz | Return Loss≤-10dB Insertion Loss: -10±2dB |
c.測試結果圖 MOD-3A的S11曲線圖 MOD-3A的S21曲線圖 MOD-3B的S11曲線圖 MOD-3B的S21曲線圖 
4.實驗四:電阻式功率分接器 a.模組編號:RF2KM4-1A b.模組內容: 代號 | 名稱/說明 | 適用頻率范圍 | 主要特性 | MOD4-1A | 電阻式功率分接器 | 300~500MHz | Return Loss≤-8dB Insertion Loss: -6±2dB |
c.測試結果圖 MOD4-1A之P1端子S11曲線圖 MOD4-1A之P1及P2端子的S21曲線圖 
MOD4-1A之P1及P3端子的S21曲線圖 
5.實驗五:威爾金森功率分接器 a.模組編號:RF2KM4-2A b.模組內容: 代號 | 名稱/說明 | 適用頻率范圍 | 主要特性 | MOD4-2A | 威爾金森型功率分接器 | 750±50MHz | Return Loss≤-4dB Insertion Loss: -3±2dB |
c.測試結果圖 MOD4-2A之P1端子的S11曲線圖 MOD4-2A之P1及P2端子的S21曲線圖 
MOD4-2A之P1及P3端子的S21曲線圖 
6.實驗六:L-C方向耦合器 a.模組編號:RF2KM5-1A b.模組內容: 代號 | 名稱/說明 | 適用頻率范圍 | 主要特性 | MOD5-1A | L-C方向耦合器 | 400±20MHz | Return Loss≤-6dB Transmission: 0±2dB Coupling: -10±4 dB Isolation≤-14 dB |
c.測試結果圖 MOD5-1A之P1端子的S11曲線圖 MOD5-1A之P1及P2端子的S21曲線圖 
MOD5-1A之P1及P3端子的S21曲線圖 MOD5-1A之P1及P4端子的S21曲線圖 
7.實驗七:平行微帶線方向耦合器 a.模組編號:RF2KM5-2A b.模組內容: 代號 | 名稱/說明 | 適用頻率范圍 | 主要特性 | MOD5-2A | 平行微帶線方向耦合器 | 750±50MHz | Return Loss≤-5dB Transmission: ≥-1.5dB Coupling: -10±4 dB Isolation≤-14 dB |
c.測試結果圖 MOD5-2A之P1端子的S11曲線圖 MOD502A之P1及P2端子的S21曲線圖  
MOD5-2A之P1及P3端子的S21曲線圖 MOD5-2A之P1及P4端子的S21曲線圖  
8.實驗八:低通、帶通濾波器 a.模組編號:RF2KM6-1A b.模組內容: 代號 | 名稱/說明 | 頻率適用范圍 | 主要特性 | MOD6-1A | 低通濾波器 | 50MHz | Return Loss≤-15dB Insertion Loss≥-2dB | 100MHz | Insertion Loss≤-15dB | MOD6-1B | 帶通濾波器 | 750±50MHz | Return Loss≤-10dB Insertion Loss≥-3dB |
c.測試結果圖 MOD6-1A之P1端子的S11曲線圖 MOD6-1A之P1及P2端子的S21曲線圖 MOD6-1B之P3端子的S11曲線圖 MOD6-1B之P3及P4端子的S21曲線圖   9.實驗九:MMIC/BJT放大器 a.模組編號:RF2KM7-1A b.模組內容: 代號 | 名稱/說明 | 適用頻率范圍 | 主要特性 | MOD-7A | 單晶微波積體放大電路 | 908~920 MHz | Return Loss≤-6dB Insertion Gain≥10dB | MOD-7B | 射頻電晶體放大電路 | 908~920 MHz | Return Loss≤-6dB Insertion Gain≥10dB |
c.測試結果圖 MOD-7A之P1端子的S11曲線圖 MOD-7A之P1及P2端子的S21曲線圖 MOD-7B之P3端子的S11曲線圖 MOD-7B之P3及P4端子的S21曲線圖 
10.實驗十:L-C振蕩器 a.模組編號:RF2KM8-1A b.模組內容: 代號 | 名稱/說明 | 頻率適用范圍 | 主要特性 | MOD-8 | 射頻電晶體振蕩器 | 400~500 MHz | Output Power≥5dBm |
c.測試結果: 記錄所測量頻率值423.7MHz 11.實驗十一:壓控振蕩器 a.模組編號:RF2KM9-1A b.模組內容: 代號 | 名稱/說明 | 適用頻率范圍 | 主要特性 | MOD-9 | 壓控振蕩器 | 600~900 MHz | Output Power≥5dBm |
c.測試結果: 最大值:1372MHz;最小值:831MHZ 四、仿真設計 五、設計感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