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鐘電路選擇原則
1,系統中要求多個不同頻率的時鐘信號時,首選可編程時鐘芯片;
2,單一時鐘信號時,選擇晶體時鐘電路;
3,多個同頻時鐘信號時,選擇晶振;
4,盡量使用DSP片內的PLL,降低片外時鐘頻率,提高系統的穩定性;
5,C6000、C5510、C5409A、C5416、C5420、C5421和C5441等DSP片內無振蕩電路,不能用晶體時鐘電路;
6,VC5401、VC5402、VC5409和F281x等DSP時鐘信號的電平為1.8V,建議采用晶體時鐘電路
****************************************************************************************************
未用的輸入/輸出引腳的處理
1,未用的輸入引腳不能懸空不接,而應將它們上拉活下拉為固定的電平
1)關鍵的控制輸入引腳,如Ready、Hold等,應固定接為適當的狀態,Ready引腳應固定接為有效狀態,Hold引腳應固定接為無效狀態
2)無連接(NC)和保留(RSV)引腳,NC 引腳:除非特殊說明,這些引腳懸空不接,RSV引腳:應根據數據手冊具體決定接還是不接
3)非關鍵的輸入引腳,將它們上拉或下拉為固定的電平,以降低功耗
2,未用的輸出引腳可以懸空不接
3,未用的I/O引腳:如果確省狀態為輸入引腳,則作為非關鍵的輸入引腳處理,上拉或下拉為固定的電平;如果確省狀態為輸出引腳,則可以懸空不接
*****************************************************************************************************
為什么要片內RAM大的DSP效率高?
目前DSP發展的片內存儲器RAM越來越大,要設計高效的DSP系統,就應該選擇片內RAM較大的DSP。片內RAM同片外存儲器相比,有以下優點: 1)片內RAM的速度較快,可以保證DSP無等待運行。 2)對于C2000/C3x/C5000系列,部分片內存儲器可以在一個指令周期內訪問兩次,使得指令可以更加高效。 3)片內RAM運行穩定,不受外部的干擾影響,也不會干擾外部。 4)DSP片內多總線,在訪問片內RAM時,不會影響其它總線的訪問,效率較高。
*****************************************************************************************************
如何編寫DSP外部的Flash?
DSP的外部Flash編寫方法:
1.通過編程器編寫:將OUT文件通過HEX轉換程序轉換為編程器可以接受的格式,再由編程器編寫。
2.通過DSP軟件編寫:您需要根據Flash的說明,編寫Flash的編寫程序,將應用程序和編寫Flash的程序分別load到RAM中,運行編寫程序編寫。
*****************************************************************************************************
DSP外接存儲器的控制方式
對于一般的存儲器具有RD、WR和CS等控制信號,許多DSP(C3x、C5000)都沒有控制信號直接連接存儲器,一般采用的方式如下:
1.CS有地址線和PS、DS或STRB譯碼產生;
2./RD=/STRB+/R/W; 3./WR=/STRB+R/W。
*****************************************************************************************************
5V/3.3V如何混接?
TI DSP的發展同集成電路的發展一樣,新的DSP都是3.3V的,但目前還有許多外圍電路是5V的,因此在DSP系統中,經常有5V和3.3V的DSP混接問題。在這些系統中,應注意: 1)DSP輸出給5V的電路(如D/A),無需加任何緩沖電路,可以直接連接。 2)DSP輸入5V的信號(如A/D),由于輸入信號的電壓>4V,超過了DSP的電源電壓,DSP的外部信號沒有保護電路,需要加緩沖,如 74LVC245等,將5V信號變換成3.3V的信號。 3)仿真器的JTAG口的信號也必須為3.3V,否則有可能損壞DSP。
*****************************************************************************************************
DSP工作的基本條件:
1)DSP電源和地連接正確。
2)DSP時鐘正確。
3)DSP的控制信號RS和HOLD信號接高電平。
4)C2000的watchdog關掉。
5)不可屏蔽中斷NMI上拉高電平
6)READY引腳上拉高電平
|